青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直以便民利企为目标,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巧用“加减乘除”,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
“加”服务,提素质。开展业务“大学习”、服务“大提升”活动,将服务从窗口内延伸到窗口外,全面推行错时、延时、预约、上门、免费邮寄等服务,2022年以来提供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约100人次,为群众提供更优的办证体验。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设立企业服务专窗,窗口专职人员“帮办、代办、全程协办”,并落实小微企业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告知承诺制和涉企免收不动产登记费政策,同时落实不动产登记中心企业回访制度,定期上门回访调查,近距离倾听企业诉求,设身处地为企业减负。将窗口服务延伸至楼盘开发企业、金融机构网点、法院、开发园区、社区和乡镇,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全覆盖,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
“减”流程,强时效。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按照“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站服务”的原则,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一站式”联动办理。开启“交地即交证”登记服务新模式,将地籍调查等工作向前延伸到土地供应环节,采取提前介入、并联交叉作业等方式,将地籍调查和内业审核同步提前,缩短企业办证时间,提升企业开工建设效率,降低企业融资的时间成本。
“乘”平台,便服务。建设“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系统,搭建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网上“一窗受理”平台,公众可通过网上实现登记“自助办”,开通资料网上查询、自助查询服务。依托互联网搭建不动产登记协同联办平台,实现“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业务不见面办,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推送,联合多部门一网协同办理。目前,已实现全县银行抵押登记直连直办全覆盖,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向房地产企业延伸,推进一手房转移业务网上办理。
“除”痛点,解民忧。已实现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金融、法院等多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有效破除部门壁垒,通过数据共享、系统对接、流程再造等信息化手段,共同优化升级登记服务,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助力破解群众“有房无证”、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建立历史遗留问题整改台账,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对共性问题与涉及部门集中会商,对个案问题“一事一议”解决。为有效打通办证堵点,全面推广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工作,通过与行政审批、住房和城乡建设、税务、金融等部门加强协同合作,优化登记办理流程,将新建商品房产权登记申请前置于交房环节,实现部分业主交房现场即可领证,为群众办理落户、子女入学抵押贷款等带来便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