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财政局 > 财政重点领域 > 财政专项资金 >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43XQ/202312-00041 组配分类: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发布机构: 青阳县财政局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名称: 青阳县丁桥镇:强化产业项目带动 解锁村集体经济“新密码”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12-25
废止日期:
青阳县丁桥镇:强化产业项目带动 解锁村集体经济“新密码”
发布时间:2023-12-25 14:47 来源:青阳县财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产业富一方人。丁桥镇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产业振兴发展,通过实施符合规划、群众需求强烈、联农带农机制紧密的衔接资金项目,盘活闲置资产,用活产业资金,激活自然优势,探索出“资金选项目、项目变资产、资产换收益”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丁桥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竞争实施,把好项目质量关。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优先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入库评审、出库评议、利益联结、考核激励”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严格落实“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定”程序,建立负面清单,对没有链接村集体经济、联农带农富农功能差的产业项目亮“红牌”,将完工产业项目确权到村,做到产权明晰,推动资金变资产,资产变收益。丁桥镇围绕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力度、村集体经济转型力度、村民增收致富力度三个方面,选取优质衔接项目。例如天屏村立足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蜜桃特色产业种植,并申报天屏村水蜜桃建冻库房项目,利用衔接资金建造厂房,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让“水果经济”为乡村振兴增色添味。2021年以来,共实施衔接产业项目9个,项目投资共1465万元,其中链接了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9个,占批复项目数的100%,预计可为村集体收入增加收入90.2万元。

抱团发展,把好分配收益关。按照“村级集体经济首先用于发展集体”原则,制定严格的资金使用标准、公示公开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确保“既能赚来钱,也能蓄得住”。将项目收益纳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管理,由受益村自主确定收益分配方案并进行公开公示,明确主要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的小型公益事业、公共服务设施及公益性岗位,乡风文明评选奖励、奖教助学和扩大再生产等。同时通过强村带动弱村抱团发展模式,例如永平村和茗山村地理位置、人文特色相近,我们结合两村特色,协调两村共同申报建设丁桥镇公共服务区项目,打实村村联盟合作基础,带动两村共同致富,每年为两村各带来收入8万元以上。为进一步探索以强带弱模式,我镇突破地理区位限制,将资源基础较好的独龙村与资金基础薄弱的狮山村结对,共同申报项目资金,改造闲置厂房3000平方米,同步开展项目招引,形成同频共振,该项目预计为两村各带来10万元收入。

精准对接,把好村企合作关。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农村集体建设可用地的土地资源优势以及乡村振兴政策优势,通过组织搭台、企业唱戏,引入社会资源“活水”,推动村企抱团发展、优势互补,真正把村企凝聚在一起,形成共建强大合力,走出了一条村企双兴双荣的乡村振兴路。项目是联结企业和乡村、汇聚资源和资金的重要依托,丁桥镇立足工业基础优势,利用衔接项目资金盘活闲置厂房,再通过招商引资实现村企合作,推动闲置资源盘活、集体经济提升、村民增收致富。例如丁桥村凭借集镇所在地的区位优势,积极申报衔接资金项目,对闲置集体厂房进行升级改造,再以固定资产入股的形式同池州盈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又如明塘村和狮山村申报项目资金60万元,共同收购闲置厂房1000平方米和18亩建设用地,再以固定资产入股的形式同池州信达公司合作,每年每村收益分红5万元。

产业项目建设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增收的重要举措。丁桥镇结合农村实际和发展需求,把实施衔接资金项目与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转型、村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以项目建设带动群众生活品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