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我主动接受人大及常委会监督,忠诚担当、履职尽责,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市场监管工作开展,现述职如下:
一、依法履职方面
(一)加强党的建设
1、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作为贯穿全年的政治任务,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印发《局党委委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规范“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
2、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截至11月底,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次,各类理论交流研讨9次。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执行新闻宣传三级审核制度,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700余篇。出台《青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新闻信息宣传考核奖励办法》,前三季度撰写宣传报道716篇,在行业权威媒体及省市县信息简报刊登63篇。健全舆情监测机制,每月定期召开会议汇总梳理各渠道舆情数量、类型与热点,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开设“科长大讲堂”10期,不断提高全体职工政治理论水平。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以贯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全市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会和全县持续深化“一改两为”暨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
4、推进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建设。根据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建设三年规划,先后完成了陵阳所、木镇所的原地升级改造、酉华所的整体搬迁。落实了丁桥、杜村、乔木、新河、杨田镇5处新设办公场所,原开发区所由开发区搬迁至新河镇,更名为新河所;杨田所由原朱备镇搬迁至杨田镇;丁桥、杜村、乔木3个新设所人员、车辆全部到位,正式运转。8个所现已完成标准化建设验收。按步推进城关、庙前、朱备3个市场监管所标准化建设,年底验收达标。
(二)持续创优营商环境
1、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召开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提升重点工作推进会,推动县级“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任务清单落实。将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召开乡镇、开发区企业开办注销免费帮办代办服务点业务培训班。开展助企纾困工作,深入110余户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推进各类市场主体年报工作,内资企业年报率达93.51%,外资企业100%,个体工商户98.79%,农村专业合作社95.08%。1-11月,全县新登记市场主体3495户,同比增长22.3%,其中:企业965户,同比增长46%,个体工商户2512户,同比增长15.1%,农村专业合作社18户,同比增长38.5%。全县现有市场主体31423户,其中企业7134户,个体工商户23949户,农村专业合作社340户。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在全市率先设立县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召开青阳县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企对接会,截至11月底办理商标权、专利权质押41笔,融资31723.5万元。深入各乡镇召开知识产权创新工作培训会议,开展规上企业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1-10月,新增有效发明专利41件、发明专利转移转化36件,新增PCT(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国际专利申请)申请5件,1-9月份新增注册商标459件。安徽方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第9791928号图形”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为近两年安徽省首件中国驰名商标;安徽天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安徽九工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九华黄精”地理标志在中部四省(鄂晋皖赣)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决赛中获得银奖。
3、实施标准化战略。新建0.05级数字压力计标准装置、验光镜片箱检定装置、眼镜片顶焦度一级标准装置等3项计量标准,复核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机检定装置,烘干式水分测定仪检定装置,出租车计价器(本机)检定装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装置,PH(酸度计)检定装置等5项计量标准。青阳县涧泉葛粉加工有限公司参与修订《食用葛根粉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实现我县在食品领域参与国标零的突破。2家企业主持、参与修订行业标准,青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持制定1项地方标准。
(三)加强“三品一特”安全监管
1、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全县642名包保干部对3980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包保,包保督导完成率达100%。严格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开出池州市食品企业未落实主体责任首张罚单。深入开展“食安守护”专项行动,加大“两超一非”问题治理,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违规案件316件,完成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监督抽检512批次。建设食品生产企业“实训基地”4家,获市局授牌2家,培育示范小作坊4家、规范化农村食品经营店22家。完成生产企业“透明车间”建设4家,实现可视化监管。全面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立案查处餐饮单位未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案件47件。以学校、养老院、医院、机关食堂等为重点,开展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完成“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任务。
2、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以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为主线,以药店、农村偏远地区医疗机构、网络销售等为重点对象,深入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工作。先后开展药品春风行动、医疗美容药械、防疫药械、药械网络销售、化妆品“一号多用”等专项整治,推动医疗机构执业药师注册工作,推广“化妆品监管”APP。加强药品风险舆情分析结果应用,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在全县深入开展处方药未凭处方销售大排查。截至目前,累计检查药械化经营使用单位536家次,办理各类药械化案件70件,责令整改54家次,完成整改47家次。完成全年基本药物10批次的抽检任务,上报药品不良反应402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85例、化妆品不良反应55 例。
3、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开展“春耕护农”农资化肥质量专项监督抽检,抽检化肥样品6批次,发现案源2起。抽检成品油15组、电动自行车5组、消防产品5组、食品相关产品4组。全年完成产品质量抽检89批次,开展乡镇医疗机构血压计、公私营加油机等强制检定3029台次,非强制检定115台。民生实验室完成快检10648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市场监督检验所获2022年度全省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能力提升行动先进单位表彰。
4、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先后开展春季、夏季安全生产大排查、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2023-2025)、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等整治行动,检查企业690户次、设备1616台,发现安全隐患650条,下达指令书185份,已整改安全隐患621条。成立重大项目党员专班,提前介入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建设,推动特种设备登记、安装、检验检测等工作。开展电梯困人、液化气泄漏、索道机械故障等应急救援演练3场,举办叉车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员安全教育培训班共6场,培训600余人,实现乡镇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全覆盖。落实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使用安全主体责任,举办落实“两个规定”培训会,印制分发台账1400份,完成全县2621台设备的信息填报。
(四)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1、强化消费维权。成立信访投诉举报中心,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消费者投诉举报工作的规定》,对涉及消费的信访件、12345热线、12315热线进行统一流转处置。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假“泰国香米”开展紧急排查,妥善处置城西医院、大自然地板等信访件、南溪府邸电梯投诉等重点市长热线。受理12315平台投诉热线1002件,12345市长热线356件,信访件8件。积极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申报省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3家,市级放心单位2家、县级放心单位26家,新增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580家。
2、强化综合执法。开展元旦春节两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立案90起。开展药品“春风行动”“药安乡村”等行动,立案查处药械化案件64件,移交公安机关3件,其中2件为大要案。开展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报送典型案例共28例,入选市局典型案例14次,入选省局典型案例4次。开展政府规范性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增量审查共通过17件,存量清理35件其中废止1件。县市场监管局荣获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3、规范市场秩序。常态化开展佛教商业化整治,检查五九公路、县道X005沿线及九子岩风景区经营户200余户,严禁傍佛经营、销售天价米油行为。加强景区门票与明码标价监管,开展食盐价格告诫提醒、暑期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检查、月饼过度包装专项检查、加油机计量作弊专项整治,发放价格提示告诫函200余份,办理价格案件8件。加强网络交易监管,开展网络商品交易、互联网广告等网络监测7700余次,办理网络案件3件。
4、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行轻微免罚事项清单,2023年以来,全局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517件,其中行政提醒、警告97户次,不予处罚案件32件。实施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积极开展宪法、民法典及部门法规宣传,加强消费维权、食品药械、安全生产、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等领域普法力度。
二、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方面
一是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接受监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主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书记第一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四重一大” 事项集体决策,带头严格遵守八项规定。
二是积极完成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日常工作。密切配合各级调研。9月14日,陪同县人大常委会及调研组一行对相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调研食品企业3家,在本局召开座谈会,本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汇报了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与监督市场监管日常工作,11月16日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新闻记者等10余人走进九华山银杏矿泉水有限公司,观摩食品生产过程,参与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本人作为上一届人大代表,积极提出“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建议,涉及老年食堂食品安全、药械安全监管等方面。
三、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方面
高度重视人大议案工作,规范议案办理流程,由本人亲自审核人大议案回复意见。2023年,青阳县市场监管局未收到人大议案;截至11月底,收到“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人大代表建议24个,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均获得代表满意评价。
四、完成重点工作任务方面
一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监管领域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委班子成员开展集中学习6次,交流研讨3次,到联系支部开展指导8次,上党课5次;各支部书记上党课8次,开展支部集中学习73次,交流研讨35次,开展红色实地教育14人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62个,组织党员建言献策11条。
二是积极创建质量强县。经过资料申报、现场评审、陈述答辩环节,在同批次参创县区中,以第一名成绩成功创建安徽省“质量强县”,获得市质量委员会贺信表彰。积极开展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地方申报工作。推深做实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开展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进万企活动。完成了2022年度青阳县质量提升奖励扶持奖补资金申报工作,共计43户企业申报奖补项目52条,奖补资金共计68.7万元。开展“质量月”宣传活动,召开全县质量发展大会暨“质量月”启动仪式,组织37家企业举办质量主题宣贯培训会。积极推进省级黄精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筹建工作,通过省局专家组现场审查论证,顺利获得批筹。
三是开展燃气安全检查。协同住建、消防等部门检查餐饮场所340户,检查液化气气瓶充装单位5家(含1家车用气瓶充装单位)。持续推进燃气器具专项整治“回头看”行动,抽检燃气灶具6组、调压阀7组、报警器2组、软管6组,液化气4组,全力守住安全生产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