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财政收入达2.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00万元);完成规模工业产值53.5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0.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投5.8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5.3亿元,技改投资3.6亿元,全年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650万美元。节能减排、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实际工作中,以上目标要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全力争取更好结果。
新的一年,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产业引领、攻坚招大引强,全力夯实强镇根基。
以“缺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补什么”把准招商方向,持续深化党政领导领衔推进招商项目机制,实施招大引强“赛马”攻坚行动,全员招引新变量、凝聚新动能、培植新优势。瞄准一产“两强一增”。对接重点央企、实力民企、科研院所、头部基金,招引培育龙头企业2家以上,培育新型农业产业经济联合体1家。推动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新建马塘粮食烘干中心,做强杨西冲水蜜桃、九华黄精、茗山野茶等特色农业品牌,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带动农民稳步增收。聚焦二产“提质扩量增效”。围绕镁铝合金、高端制造、机电装备、新能源等产业,打好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乡贤招商的组合拳,力争引进一批10亿元以上的牵引性、爆发力强的高质量项目。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分别超17个、10个、8个。聚力三产“锻长补短”。加快茗山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大力支持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打造“红色茗山”村史馆,推动二期“古树村落”精品民宿加快建设,形成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的良性互动。新增限上商贸单位、电商企业3家。立足各村产业基础,有序引导资本下乡,全域提升招商工作的“压强”和实效。
(二)突出壮大实体、攻坚项目建设,全力稳定经济增长。
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压舱石”作用,深入实施扩投资建项目攻坚行动,让最好最优的项目得到最优最快的要素资源配置,努力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打响社会性投资新攻势。坚持“一线工作法”紧抓项目调度,力争4月份拓盈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5月底前恒绵复合井盖、盈闰零部件提取项目投产达效。6月底前完成泫氏110千伏变电站建设,9月份还原罐项目进入试生产,新高炉10月份按期点火。着力推动拓盈二期项目加速启动,积极支持狮山观音山矿山整合和矿产品运输廊道建设。打赢政府性投资攻坚战。坚持管行业必须管投资,聚焦“两新一重”、产业发展等领域,谋划政府性投资项目15个以上,新开工项目8500万元以上。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补充耕地和“小田变大田”建设,推动5000亩高标准农田、明塘、艾冲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竣工达效。把握政策导向和产业方向,分级分类推动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申报集镇新区、G330蛤蟆岭至琉璃岭(丁桥段)公路改建、S461西湖至丁桥段改造、农村水网综合治理、丁马圩泵站提升改造等项目入库。高质量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三)突出转型升级、攻坚企业培育,全力建设活力丁桥。
以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围绕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深入实施产业“四化改造”攻坚行动,加快实现主导产业区块化、集群式发展。加快优势产业强链补链。紧盯超威新能源电池和泫氏高炉铁水短流程优势延链增值。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着力在产学研合作上有新的突破。推动新能源、新机电装备、新材料、童车产业分别突破25亿元、10亿元、8亿元、5亿元。持续打造“两园三基地”,力争集群总产值突破60亿元。加快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以营收300万-1000万元企业为重点,动态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在土地要素、政策资金、科创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以营收1000万-2000万元企业为重点,建立规上企业摸排发现、精准培育和纳规防退机制,组建小升规培育库,实施分类培育。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4家、战新企业1家,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2%以上。深入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着力提升亩均产出强度,推动超威电源、迎春炉料、金邦铜业、骏驰童车技改提质增效。支持迎春炉料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
(四)突出改革开放、攻坚园区建设,全力激活发展潜能。
高水平建设产业园区。计划投资4000万元,全力提速园区南扩东进,完成800亩工业用地征迁,持续招引一批重大项目、头部企业,深度融入童埠园区、老山园区联动发展。全力推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治理,加大国华制衣、冬峥塑料、天河米业等闲置资产盘活力度,清理盘活土地50亩以上;积极争取园区发展专项债资金,充分利用县工业投资运营公司平台,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力争新建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高标准创优营商环境。围绕项目审批“瘦身提速”,推动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深度优化“为企服务”全程代办机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稳定水电气供应,加快永胜变-丁桥变的双回线路、杨西冲台区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完成夹塘、小塝台区10千伏分容改造。坚持精准供地、按需供应,切实解决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发挥人力资源区位优势,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切实解决重点企业用工需求。
(五)突出宜居宜业、攻坚村镇建设,全力建设和美乡村。
推进美丽集镇提质扩容。加快“多规合一”步伐,优化空间布局,完成洛家潭村、丁桥村、永平村村庄规划编制。启动美丽集镇二期建设,实施狮山河清洁小流域整治、集镇农贸市场改造、人行道和店招整治、污水管网提升等工程。发挥集镇“磁吸效应”,推动集镇农贸市场等片区老旧设施改造,吸引外来务工人口向集镇梯度转移。扎实做好省政府统一赋予乡镇部分县级审批执法权限有效承接工作,提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质效。
推进美丽乡村宜居和美。持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强化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机制,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2个,新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2个,同步提升美丽宜居自然村庄7个。持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扎实开展以“比标准、比特色、比满意”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整治大比武,引导干部群众主动参与“五清一改”。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4%、85%。
(六)突出人民至上、攻坚惠民服务,全力改善群众生活。
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动态调整镇级6项民生工程覆盖范围,制定临时救助机制,实现监测户、边缘户、低保户、重大变故户等特殊群体应保尽保。高质量落实“双季稻”、撂荒地复耕复种镇级惠农补助措施。扎实做好“暖民心”行动计划,持续扩大医保和养老保险覆盖率,继续布局建设老年人爱心助餐点。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统筹做好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0人次以上,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
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高效推进集镇水厂资产回购,同步实施康乐水厂国有化改革,改造提升供水设施,实现供水支管网全覆盖;实施白果抗旱站升级改造,推进应急水源点建设。北外环农村道路全线通车运行,新建茗山村4.45公里农村“四好公路”,维修改造G330丁桥段、丁丫路路面,完成10公里村组道路扩面提质。支持S463南陵至丁桥段改线提标。
(七)突出共同富裕、攻坚乡村振兴,全力做优三农工作。
以产业增强乡村振兴动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粮食生产面积和主粮产量分别稳定在3.05万亩、1.2万吨以上;推动九华黄精种植向“林下经济”适度发展,新增黄精种植面积750亩以上。加快实施永平公共服务区、丁桥村村企合作、明塘村盘活闲置资产等产业项目,推动乡村振兴创业园前期建设,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典范。
以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持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加快集体经济强镇建设步伐,支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力争实现经济强村全覆盖,村集体经济总量超720万元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9.5%以上。稳慎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据实摸清底数,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序推动土地规范流转,推进农业“大托管”试点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经营降本增效。
(八)突出安全发展、攻坚底线守护,全力筑牢稳定防线。
以更严要求推进环境保护。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捕,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中央省市环保督察交办件、信访件问题“回头看”,确保环境问题不反弹、效果可持续。巩固提升省级森林城镇创建成果,新营造林300亩、封山育林1000亩、森林抚育2300亩。
以更高标准推进安全发展。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发挥“安全管家”作用,抓好重点行业、领域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坚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持续做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灭火等工作。
以更实举措推进乡村治理。围绕审批服务提速升级、综合执法专业高效、基层治理趋向融合三项目标任务,做好经济发达镇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入推行“3+2+3”信访工作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解决在萌芽。支持丁桥消防工作站、丁桥市场监督管理所建设和运行。逐步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提高综合应急处置能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丁桥。
同时,全面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扎实做好民族宗教、科普、双拥、档案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