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办文件
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青阳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青阳县政务信息工作考评办法的通知
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青阳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驻青各单位,县建投集团: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青阳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2月28日
青阳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有关决策部署,按照《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土三普办〔2022〕4号)要求,为保障全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普查)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遵循土壤普查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坚持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相结合、土壤性状普查与土壤利用调查相结合、外业调查观测与内业测试化验相结合、土壤表层采样与重点剖面采集相结合、摸清土壤障碍因素与土壤适宜性评价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专业支撑相结合,统一普查工作平台、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工作底图、统一规划布设采样点位、统一筛选测试化验专业机构、统一过程质控;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组织实施方式,组织开展全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二)普查目标。到2025年实现对全县“三调”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全面普查,查明查清全县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为守住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普查对象、内容及技术路线
(一)普查对象。全县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
(二)普查内容及技术路线。按照国家《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试行)》等9项技术规程规范、《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皖土三普办〔2022〕4号)和《关于全面启动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皖土三普办〔2022〕12号)等相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三、普查工作安排
2023年全面铺开普查工作,2025年进行成果汇总、验收、总结,形成普查成果报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成立组织。2023年2月底前,组建县级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土壤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水利局,负责土壤普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协调工作。
(二)完成招标。2023年3月底前,根据国务院、省三普办公布的外业调查采样机构和内业检测机构名录,按照招标规定确定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机构。
(三)开展普查。分时段开展多层级技术培训实操、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以及抽查校核,强化质量控制,开展土壤普查数据库与样品库建设。进行样点校核,根据国务院三普办统一布置下发的采样点,对样点布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典型性、道路可达性等情况进行校核,提出上报调整和增加意见。抢抓午收夏种、秋收秋种两个茬口间歇时段,开展外业调查采样,2023年完成所有乡镇外业采样工作,同步开展样品制备检测,做到采样一批、流转制备一批、检测一批,形成阶段性成果。2024年完成所有内业测试和县级普查数据整理分析。
(四)形成成果。全面总结土壤普查工作。2025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土壤基础数据、土壤剖面调查数据和标本、土壤利用等数据的填报、审核等工作。绘制专业图件,撰写土壤普查报告,形成数据、文字、图件、数据库、样品库等土壤普查成果。完成土壤普查成果整理、数据审核,汇总形成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基本数据,统筹开展土壤普查成果验收、汇交与总结,建成县级土壤普查数据库与样品库,形成全县耕地质量报告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以及酸化耕地改良利用等专项报告,向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交土壤普查成果。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技术保障。在市级技术专家组的指导下,成立有关专门土壤普查队伍和技术工作组,承担本区域的外业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分级分类分环节开展培训和现场实训,全覆盖培训土壤普查工作人员,确保掌握技术规范和操作要领。
(二)强化经费保障。本次土壤普查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分担。地方财政负责统筹本区域的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技术培训、专家指导服务、数据分析、成果汇总等。县财政部门要根据工作任务和进度,将经费纳入本级相应年度预算予以保障,并加强监督审计。
(三)强化质量保障。建立土壤普查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和土壤普查数据质量追溯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土壤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要求报送土壤普查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任何乡镇、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弄虚作假和篡改土壤普查数据。提高工作质量,打造特色亮点,可探索建立土壤剖面标本、土壤样品展览馆,利用实物展览和信息化展示立体体现普查成果。
(四)强化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信息安全制度,建立并落实土壤普查工作保密责任制,确保土壤普查信息安全。
(五)强化宣传引导。用好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土壤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及重要性,为土壤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青阳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青阳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姚文华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王青山 县政府办副主任
王 敏 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
江明星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沈 飞 县林业局局长
成 员:姚秀亭 县发展和改革委党组副书记
丁学军 县财政局副局长
骆劲峰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
何声华 县统计局副局长
吴丰军 县林业局党组成员
陈云峰 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
张 超 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水利局,王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调度和协调推进等工作。
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青阳县政务信息工作考评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驻青各单位:
现将《青阳县2023年政务信息工作考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1.青阳县政务信息队伍情况统计表
2.参考信息
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24日
青阳县2023年政务信息工作考评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提高全县政府系统政务信息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改进政务信息考核办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政务信息载体
1.县政府办公室设县《政务要情》,每周发布一期,主要刊登工作动态、措施成效、问题建议类信息,篇幅一般不超过400字。
2.省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室《政务要情》以及省市下发的信息约稿,由各单位上报信息或提供信息线索,信息调研科编辑后上报。
二、政务信息报送重点
各单位要认真遵循“把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决策”的原则,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及时反映本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充分挖掘具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创新做法、成效举措、问题建议。信息内容要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言简意赅及时准确。
1.国家、省及池州市相关法律法规、重大政策和措施出台后,本地本部门传达贯彻情况、具体落实措施;实施决策中取得的新成效、新经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完善决策的新思路、新建议。
2.上级领导关于相关工作重要批示的办理落实情况;各级领导加强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3.各项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典型经验、工作亮点。
4.日常工作开展中具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工作经验;带有倾向性、苗头性和预警性的情况和问题。
5.具有参考价值的工作调研报告;趋向性、动态性及其他综合性政务信息。
6.上级约稿信息、互联网相关信息及其他。
三、政务信息计分标准
1.计分标准为百分制,报送量占30%,采用量占70%,各单位每周通过青阳县政务信息交流群或其他渠道上报政务类信息至少1篇,未完成每周报送任务扣2分。
2.《县政务要情》采用每条计2分,市政府办公室采用每条计5分,省政府办公厅采用每条计10分(同一篇信息被同时采用按最高分计算)。
3.及时完成县政府办公室信息调研科约稿信息的,在各级采用基础上额外每篇约稿加5分。
4.采用信息被省、市、县党政领导批示的分别累加50、30、15分,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表扬;县政府办公室每月初通报上月政务信息得分情况。
四、结果运用
1.各单位政务信息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县综合绩效考核,由县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考评,并根据年度考评通报情况,对受考核单位考核打分,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激励。
2.连续三个工作周无故不报送政务信息的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将发函至各单位。报送信息失实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年终政务信息考核计零分并通报全县。
五、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确定至少一名信息调研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政务信息报送工作,于2月28日(下周二)前将青阳县政务信息队伍情况统计表(附件1)发送至邮箱:806204894@qq.com,并请各信息员同步添加青阳县政务信息工作交流群(QQ群号:753852225),严格按照政务信息规范格式(附件2)报送信息。
联系人:王娟,电话:5021668,微信:13675651449。
附件1:
青阳县政务信息队伍情况统计表
|
单位名称
|
姓名
|
科室
|
职务
|
手机
|
QQ号
|
微信号
|
|
分管领导
|
|
|
|
|
|
|
信息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2:
青阳县引入“管家式”服务为营商环境“加码”。
2022年,该县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495户、同比增长12%,累计兑现各类惠企奖补资金1.1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0.6亿元,解决市场融资需求27.3亿元、同比增长32.2%。
“安全管家”把脉问诊。聘请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分A、B、C、D四个包别作为“安全管家”,通过“上门服务+现场检查”方式,紧盯企业生产管理、风险隐患等薄弱环节开展排查。2022 年累计排查生产经营单位7424个,整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8890处,行政处罚531.63万元。
“用电管家”精准施策。与国家电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用电管家”服务,定期对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上门走访,跟踪掌握用电需求。“一企一策”量身定制用电方案,为瑞泰汽车等企业节约用电成本近50万元。简化办电流程,办电环节缩短 50%,供电可靠性全省最高、满意率全市第一。
“环保管家”对症开方。组建“环保管家”团队,定期排查生态环境领域风险点、敏感点,完成全县152户规上企业、27户重点监管企业排查。为40余个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技术服务,指导企业规范污染防治行为 47 次,帮助企业解决环保问题30余个。
青阳县下好“三步棋”全力打造高质量镁产业链条。
近日,该县成功举办《高性能镁合金材料及先进加工技术》专题讲座,邀请重庆大学教授、国家镁中心核心成员吴量现场解析指导,镁合金产业生态圈初具规模。
下好招大引强“先手棋”。聚焦镁铝轻合金首位产业,构建“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产业生态圈。成功承办“全国镁业大会”,80余家企业、单位参会,达成合作意向21项。全年引进力劲智能装备、路飞镁轮毂等关联项目13个、总投资125.3亿元,在谈项目27个。
下好普惠金融“关键棋”。设立1亿元镁铝轻合金产业引导基金,主动对接中国镁业协会等国字号商协会,推深做实基金招商。推进合作银企对接,仅用9个工作日,完成安徽宝镁项目8.5亿元保函开立从支行到总行流程审批。
下好科技创新“致胜棋”。召开3市12家骨干企业“3+12”镁产业链高峰论坛,与榆林镁业、上海交大等43家企业、高校院所达成合作。完善镁生产加工工艺,全县拥有白云石资源30亿吨、含镁量高达21%以上,宝镁项目竖罐炼镁技术实现矿石到镁合金产品资源100%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