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阳县聚焦各方交易主体办事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推出一批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硬举措,持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全力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网通办提速度。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一网三平台”,全面实现招标人、投标人、代理机构三大交易主体21项交易事项“一网通办”。开标过程全程直播、数字见证,开标时长由2-3小时缩短至10-30分钟。1-5月,全县完成各类交易项目1079项次,成交金额10.40亿元,同比增长20.34%。
重点项目开绿灯。设立“重点项目快捷受理窗口”,专门受理教育、民生等重点项目,对紧急工程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延时服务、容缺受理、专人受理,优先安排开评标时间及场地。1-5月,完成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交易10项次、交易金额2.54亿元。
设备升级促高效。投入70万元升级开评标设备和软件,建成6个标准化评标室,布置12个远程评标工位,30台评标电脑上线“云桌面”,安装30个高清监控摄像头,6台音视频同步刻录机,2套云直播设备和1套UPS不间断电源设备,升级评标区手机检测门,保障开、评标过程更加安全高效。
推行保函降成本。积极推行投标电子保函业务,鼓励企业以非现金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有效降低投标企业时间成本和运行成本。1-5月,使用电子保函投标企业家数共有 403家,累计盘活企业周转资金0.60亿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