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9586/202301-00080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青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 公民 / 其他
名称: 青阳县人社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3年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1-04
废止日期:
青阳县人社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3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3-01-04 16:38 来源:青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青阳县人社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人社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人社工作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主要任务指标已全部完成,且一些工作受到人社部的肯定,如青阳县《人力资源“10点钟”服务项目》获得人社部优秀就业服务成果三等奖,先后被《中国劳动保障报》,省政府内部参考信息报道。现就2022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2023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惠政策、强措施,坚决稳住就业这个民生之本

(一)就业工作目标进展情况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任务数为2300人,已实现新增就业313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任务数为700人,已帮扶就业90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任务数为230,已帮扶就业276人。全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3笔4322万元。

(二)扎实推进“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

一是创新社区就业服务平台,推进“三公里”就业圈。根据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和区域分布,综合考虑商业、经济等因素,全县共7个社区,已建成长龙、天华、龙子口、芙蓉4个社区“三公里”就业圈,为6万多常住居民提供便捷就业服务。

二是持续聚焦企业用工服务。开展人力资源“10点钟服务”,安排返乡技能人员“进园区企业”现场对接活动19批330多人对接22家企业,帮助14家企业招聘技能型工人245人,有力地保障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常态化举办“2+N”招聘会,今年累计举办招聘会276场,其中:线下招聘会22场、网络直播6场,外出高校招聘会2场,421家企业提供岗位3068余个,开展返乡人员“进企业”现场对接活动20次。达成就业意向2477人。

三是加强就业资金投入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已发放脱贫劳动者转移就业交通补贴523人次23.21万元,发放岗位补贴899人次109.47万元,就业帮扶车间补贴12人次6.06万元。  

四是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截至目前,返还稳岗补贴559.68万元,受益企业875家,惠及职工17932人。

(三)稳步实施“新徽菜、名徽厨”行动

一是开展徽厨师傅培训,全年开展徽厨培训4期,培训学员114人,其中开设中式烹调师高级工研修班1期45人。

二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县级名菜名厨名店评选工作,共选出6家名店、8道名菜、8位名厨。

三是举办第一届“青阳县原生态美食名厨”职业技能大赛,县内饭店积极踊跃报名,30位本地厨师参加比赛,其中10名选手获奖,4个乡镇获优秀组织奖。

四是开展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工作,为我县徽厨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经过实地走访和申报材料评估,认定青阳县四季永逸大酒店苏小建中式烹调师技能大师工作室为2022年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二、保民生、促发展,充分彰显社会保障兜底作用

(一)扎实开展社会保障工作

以私民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为重点,利用宣传手册、社保公众号、政务中心大屏幕以及企业用工招聘会等形式积极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切实增强企业和职工参保意识。截至9月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位935户31279人,其中在职人数21485人,退休人数9809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157户7594人,其中在职人数4724人,退休人数2862人。工伤保险参保单位参保1411户22040人。截至目前,共受理工伤认定案件196件,已完成工伤认定183件(其中认定工伤177件,不予认定工伤6件),工伤案件认定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

(二)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民生工程

 2022年,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7.13万人,完成缴费任务7.06万人的101%。缴费总额2923.3万元,人均缴费420元。领取待遇5.05万人,人均月待遇水平148.7元,符合条件的待遇领取人员养老金发放率100%。

三、优环境、展特色,激活人才洼地“一池春水”

一是开展各项培训共计91期3336人,全面完成当年培训目标任务,其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37期1529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5期155人、就业技能培训42期1438人、脱贫稳就业培训2期40人、徽菜师傅培训4期114人、创业培训2期60人。二是新增专业技术人才近260人,新增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人数410人。三是实施县级以下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职级晋升工作,目前共计晋升133人,有效拓展了管理岗位人员的晋升通道。四是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调整和晋级工作,核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高基本工资标准,涉及人数3646人,月人均提高约337.19元,办理2021年度正常晋级1882人。五是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7人。

四、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完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标准化建设。今年4月,青阳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经青阳编委会批准设立,并按照省市要求标准化、数字化建设,一个仲裁庭、一个调解室、二个办公室已投入使用,数字化设备已安装,满足日常办公需要。

(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办理情况。今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70件,涉及劳动者280人次,10人以上集体劳动争议1件。已办结237件,追索各类待遇1056.3万元(其中劳动报酬192.7万元、工伤待遇763.7万元、经济补偿金63.4万元、其他36.5万元)。从处理方式来看,调解、和解170件,调解率71.8%;裁决67件(其中终局裁决20件,终局裁决和非终局裁决兼有7件、非终局裁决40件),占28.2%。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争议源头治理,举办了一期四级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班,共70人参训,获得劳动关系协调员四级(中级)职业技能证书51人。复审非标准工时企业5家,新审批非标准工时1家;劳务派遣许可证年检通过企业6家,注销劳务派遣单位5家,审批颁发劳务派遣许可证企业2家。开展劳务派遣单位安全生产会议1次,联合执法检查1次,形成调研报告1篇。开展企业职工2021年度薪酬调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园区、乡镇、村、企业创建活动和规上非公企业“千户企业培育共同行动”,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对12名基层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开展金牌调解组织创建申报。

(四)受理劳动保障投诉452起,涉及农民工2213人,涉及金额3425.1万元。投诉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多。其中:立案8件,涉及186人207.7万元,目前已办结7件,剩余1件正在办理中。其中行政处罚1起,移送公安2起,纳入失信联合惩戒1起;来电来访协调处理215起,涉及农民工1584人,涉及金额2670万元。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共受理54起,涉及170人232.4万元。全部处理完毕。受理市政府领导批示交办单4起,涉及36人37万元,市长热线、12333热线、每日信访通报等72起,涉及237人278万元。

五、防风险、除隐患,加强信访矛盾排查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信访15批27人次,全部是县内信访,无到市赴省进京访。已化解14件,未化解1件。未化解的1件是供销社的吴双凤信访案件,经过复查复核一直缠访多年。1-9月网上信访的15件,办结率100%:其中投诉8件,重复访3件占37.5%,网上来信7件,1件重复。主要网上重复件都是九华乾坤公司王勇的妻子以王勇父母(王德春、陈慧)名义,2人反映的都是同一件事(王勇2021年1-5月年度绩效和长期激励),目前人社部门已经仲裁结案。

六、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县人社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序推动2023年人社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是稳经济大盘保就业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把稳经济大盘与保就业相结合,始终将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减轻疫情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全力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全力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帮助企业稳岗就业落实做好各项惠民惠企政策的兑现工作,积极推行就业创业扶持资金补贴工作,不断提升就业创业工作质量。畅通用工双向需求通道。持续开展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宣传工作,持续开展“2+N”招聘活动,充分发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作用,全力以赴优化服务,保障重点企业用工。继续实施技能提升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持续抓好脱贫监测劳动者稳岗就业工作,通过走访慰问、交通补贴、岗位补贴、技能培训等措施,提升其就业技能,增加工资性收入。

二是抓社会保障惠民生。坚持以“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为方针,积极宣传各项社保政策,继续以私民营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促进养老保险扩面。同时协调住建、交通等部门,加大建筑工程类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确保基本实现全县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做好社保政策宣传推广工作,鼓励各参保单位和个人网上办理参保、变更、退休等业务。积极推广社会保障卡,开通各项便民服务事项。

三是重人才培养促振兴。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优化创新人才服务环境。扎实开展“技能提升质量年”活动,全面推进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认真做好职称评审、职数申报工作,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指导、监督和服务好各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聘用和职称晋升的一系列相关工作,使之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四是调劳动关系促和谐。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坚持推进人社领域依法行政,健全协商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多元化机制;继续实施劳动合同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90%以上,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设;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力度,提高调解率并进一步规范办案程序。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畅通举报投诉渠道,确保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结案率达到96%以上,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8%以上。加强对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业态领域的调研,加强对新业态劳动者保护。

五是进一步加大化解信访力度。一是针对历史积案,做好上门走访,政策解释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诚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探索帮助困难信访群众发展生产、解决就业等实质性的措施,努力使一批信访人员在人文关怀中息访息诉。二是做好初信初访工作,在接到信访件之后,第一时间受理交办,并上门核实情况,把法治思维贯彻到信访维稳工作全过程,依法按政策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确保群众诉求在法治的框架内得到有效解决。

六是加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党风廉政工作向纵深推进。强化政治学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认真做好“十四五”规划,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守“严”的主基调,坚持党风、政风、行风、作风一起抓,用铁的纪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全县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开展人社系统练兵比武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做到一口清,加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落实好“最多跑一次”,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文明创建和双拥工作,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和“青阳人社”微信公众号建设和维护。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规范人社系统网络舆情的处置程序管理。

七是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以党建促工作”为核心任务,切实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规范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为推进人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