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月份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以“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扎实抓好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一是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建成运行4个育秧工厂,完成早稻播种面积7.69万亩(含再生稻3.1万亩),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整改消号持续推进;做好午季作物管理,1.14万亩小麦完成“一喷三防”,5.7万亩油菜丰收在望;抓好生猪等“菜篮子”产品生产,全县生猪累计出栏4万余头,存栏3.19万余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2000亩。二是推进省级九华黄精“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新增九华黄精种植面积6547亩,新增育苗30亩;争取省级财政资金40万元,组织实施九华黄精种质资源圃保护利用项目;学习借鉴安庆怀宁蓝莓发展经验,委托第三方专业团队编制九华黄精品牌化运营方案,组队参加第二届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三是加快推进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即将挂网招标;童埠智慧泵站项目已完成泵室12.3米以下、防洪闸16.0米以下、清污机桥主体结构及自排闸接长段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七星河乔木段防洪治理工程已完成麻布坝、东源大闸、东凌坝、垫山坝坝体建设,东源坝段正在进行河道清淤;九华河杜村段防洪治理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85%,预计4月底主体工程完工;九华河望华禅寺段河道治理工程已完工,正组织开展相关验收工作;2022年花园口水库等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正进行分部工程验收工作;2023年丰收水库等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批复,正在进行施工标招标工作。四是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50万元集体经济强村7个;稳妥有序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全县11个乡镇落实托管面积2万余亩,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0余家。五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深入挖掘环九华乡村振兴五彩综合示范带建设工作的典型经验及创新做法,与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对接,相关信息在人民网大策划《新征程•江淮行》头版专题报道;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对文旅、林业、乡村振兴等县直有关部门扶持政策与争取项目进行整理汇编,加快政策资金等要素向示范带工作倾斜。
二、5月份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抓好粮食和生猪等菜篮子产品生产。抓好单季稻生产及午季作物田管,做好水稻病虫害监测预防,建设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一稻两虾”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整改消号和“小田变大田”。二是组织编制九华黄精品牌化运营方案;加快实施九华黄精种质资源圃保护利用项目,推进木镇睿联肉制品加工项目、庙前镇坤土之精等项目投产,建立规上企业培育库;持续跟进省供销社等招引目标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整合现有资源,推动协会功能运转,在品牌保护、质量监管等方面发挥协会作用。三是加快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月底开工建设;童埠智慧泵站项目5月底完成泵站前池两翼墙、泵室电机层的混凝土浇筑及自排闸接长段两侧回填工作;七星河乔木段防洪治理工程汛前完成堰坝、生态挡墙等水下主体工程建设,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九华河杜村段防洪治理工程5月底完成施工绿化步道等附属工程建设,10月底前工程完工;望华禅寺段河道治理工程计划汛前完成阶段性验收工作;完成2022年7座水库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验收以及2023年5座水库施工、监理、检测招标工作。四是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实施集体经济“兴村”工程,加快构建村级联盟发展新模式。稳妥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摸排九华黄精等特色产业托管服务需求,指导乡镇、村规范签订托管服务合同,完善涉粮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名录库。五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继续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在学习强国、安徽网、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继续推进环九华乡村振兴五彩综合示范带展示厅建设,完善沙盘建设并完成相关演示文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