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县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3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十四五”交通综合发展规划,推动交通运输长远发展
一是交通综合规划有章可循。经过多次研究调整规划方案及征求县直单位与公众意见,《青阳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方案6月28日正式出台。一批交通重点规划相继落地,明确了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我县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愿景。二是项目前期攻坚行动扎实推进。S219青阳蛤蟆岭至石台六都段公路改建工程已完成主要前期工作;S358青石公路(青阳段)改建工程前期已经全部完成,项目施工标已于8月10日开标;开展G3京台高速青阳北互通工程前期工作;S468泾县桃花潭至青阳朱备段改造工程已取得可研、初设批复,完成施工图设计;S221镁都大道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二)统筹项目实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G318南陵界至青阳段改建工程(二期工程)南陵至石安段1月28日正式通车;S228五溪右桥危旧桥梁改造工程已全面通车;G3京台高速青阳出口区域交通优化提升工程全面完工。二是农村公路建设持续推进。全年累计完成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16.585公里、财政衔接资金交通项目5个批次计划8.035公里、县乡道养护工程65.3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1.332公里建设;农村公路危桥改造7座,已完成4座,余下3座预计年内完工。三是农村公路管养水平逐步提高。2022年县道养护里程222.7公里,投入养护经费177万元。积极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对县内农村公路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共排查农村公路里程1306公里,累计排查隐患152处,应急处置道路边坡塌方险情1处,清理东厚路山体塌方落石约120立方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出行便利和生命财产安全。
(三)筑牢安全底线,增强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压紧压实安全监管责任。以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为抓手,先后召开会议7次研究部署安全生产重难点工作,印发工作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46份。二是组织开展各类宣贯活动。组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培训会13场,通过公共交通车载体及各类交通设施播放宣传标语3.1万余次,制作悬挂横幅11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4500余份。三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开展综合检查8次,排查安全隐患122处,已整改122处,整改率100%。四是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组织开展紧急疏散、消防等各类应急演练4次;利用微信工作群向系统干职工和社会群众发布安全提示、预警信息2400余条;充分做好了各重要时节和重点时段的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保证了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稳定。五是深入推进“平安交通”创建。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全面细致排查处置隐患,今年累计办理信访件342件,接待群众来访14批次48人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四)紧扣民生需求,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
一是深化公共交通发展。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青阳县创建“安徽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申报材料;研究城乡公交服务考核办法,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二是着力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电商服务体系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农村交通运输“路、站、运、邮”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全县物流服务覆盖11个乡镇,镇村农村物流节点覆盖率达到100%。三是规范引导运输行业发展。推进我县智慧驾培监管平台建设向纵深领域健康发展,组织全县驾培企业开展智慧驾培平台系统试运行。建立重点货运源头单位核查公示制度,强化矿山运输车辆管控,全县共同确认备案车辆830辆。四是提升交通运输保障。1-8月份,全县共完成公路货运量884.73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为49316.09万吨公里,同比上升1.91%,位于全市第2位;1-9月份,全县共完成客运量813.8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562.45万人公里。
(五)落实行业治理,不断推进交通运输管理现代化。
一是开展客运市场治理,打击非法营运。以旅游市场、校车安全领域为重点开展各类客运检查,2022年以来,共检查出租汽车2694辆次,客运车辆310辆次、公交车280辆次。查处涉嫌违规出租汽车15起、查处非法营运车辆3起。深入推进道路运输市场质量信誉考核,建设信用交通。二是加强超限超载车辆治理。2022年以来,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64台,全年共计立案处罚191起,罚款122万元。扎实开展整治重型自卸货车非法改装专项行动,全县已整改安装环保盖1199辆车,发放合格证车辆665辆。三是认真落实市生态环境问题清单整改。常态化督促童埠码头、青通河码头等五家码头企业落实防尘抑尘措施。四是积优化营商环境。认真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精简办事流程,落实惠民惠企政策。2022年我局纳入包保联系重点项目1个,为企业解决营商环境各类问题6个。
(六)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注重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强化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深化作风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覆盖、“一岗双责”有效落实。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将党纪党规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中心理论组学习、廉政党课、党员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开展各类学习32次,党风廉政教育3次。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畅通监督渠道,积极处理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反馈事项,办结率100%。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开展S358青石公路(青阳段)改建工程、S219青阳蛤蟆岭至石台六都段改建工程(一期)2个国省干线重点项目建设,计划2023年完成投资4.7亿元。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2023年计划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10.284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12.447公里、村道安防18.592公里、农村公路养护65.332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座。深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2023年计划启动G330老山非现场执法卡点、S219陵阳非现场执法卡点、S219新河非现场执法卡点、S461丁桥非现场执法卡点等4处非现场执法卡点前期工作,同时计划建设2个交通综合服务站、10对农村候车亭,更新新能源公交车27辆。强化项目谋划和储备。深入研究国家政策,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和计划管理,计划开展G3京台高速青阳北互通立交项目、通用机场、G330蛤蟆岭至蓉城段改建工程、S468泾县桃花潭至青阳朱备段改造工程、S461西湖至丁桥段改造工程、S463南陵至丁桥段改造工程、青通河航道通过能力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
(二)强化行业管理,规范运输市场秩序
一是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交通卡口管理,加强重点场所督导检查,加强道路运输企业车辆管控,组织交通运输行业风险职业人群按照规定频次定期开展核酸采样。二是开展客运市场秩序整治。对全县非法营运车辆,主要是车站三角洲“黑车"出没地常态化巡查,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规范道路客运及出租汽车市场秩序;同时落实佛教商业化治理工作要求,结合景区客运季节性特点,针对庙会、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开展联合执法,在景区客运站周边等地段大力查处非法营运。三是持续开展矿产品运输整治。加强源头治超和路面管控;强化路面管控,加大超限超载货运车辆整治力度。加强矿山、加工企业源头管理,落实车辆出厂冲洗措施。四是加强驾培维修企业监管。有效推进质量信誉体系建设,规范驾校培训教学行为。
(三)强化“平安交通”,确保交通运输行业稳定。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以落实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为抓手,采取安全监管“六个一”工作法,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守牢安全发展的红线。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坚决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四)强化党建引领,提升综合交通治理效能。
强化政治引领,加强理论武装。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交通运输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大力弘扬以“开路先锋”精神为魂的新时代交通精神,深化“温馨交通”文明创建。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严肃纪律作风。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重点任务、重要工作抓细抓实。推深做实模范机关建设,全面建强抓实基层党支部。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持续落实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增强干部队伍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积极打造法治部门、信用交通、阳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