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统计局 > 统计重点领域 >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 农业生产形势简析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587F/202302-00021 组配分类: 农业生产形势简析
发布机构: 青阳县统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青阳县2022年农业生产形式分析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10
废止日期:
青阳县2022年农业生产形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0 08:37 来源:青阳县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种植业发展保持平稳增长,全县农业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农业生产结构转型态势明显。全年农业现价产值251596万元,同比增长5.2%;可比价产值250037万元,同比增长4.6%;农业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4.2%。

一、农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种植业稳步发展,经济作物产量持续提升。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93771亩,粮食产量108003吨,同比增长1.4%。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55307亩,产量99831吨;小麦播种面积8056亩,产量2073吨;豆类种植面积19838亩,产量3252吨;薯类种植面积6161亩,产量1273吨。油菜籽播种面积49230亩,同比增长57.3%,产量8109吨,同比增长55.7%;蔬菜播种面积21735亩,同比增长2.3%,产量40184吨,同比增长4.2%。今年政府对种植油菜面积达到 50 亩及以上的补贴每亩150 元,政策性补贴极大的提高了大户的扩种积极性,促使油菜籽种植面积大幅上涨。

(二)畜牧业生产恢复发展。猪肉产量7563吨,同比下降0.6%;牛肉产量175吨,同比增长14%;禽肉产量12637吨,同比下降0.4%;肉类总产量20398吨,同比下降0.5%;禽蛋总产量19939吨,同比上涨1.1%。 去年生猪价格持续攀升,且较长时间处于高位,生产逐步恢复,形成了新的供需格局,今年生猪价格进入回落期。

(三)新模式养殖助渔业生产稳步上升。三季度全县水产品产量20495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6%。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坚持以特色化推进品牌化,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先后培育蓉城稻渔种养、童埠万亩水产等一批农业产业大户和产业基地。推广“油稻连作”、“稻虾连作”等种植新模式4.8万亩,全县稻虾综合种养约1.5万亩。

二、存在问题

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业是一项基础产业,产业要发展,是离不开投入的。虽然近两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相对于其它产业来说,投入的比例是相当偏低的,以致于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如畜牧业往往偏重于养殖数量的增加,缺乏对一些科学技术的运用,所以畜禽商品率不高,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不强,往往是养殖风险大于收益。

(二)农业加工业滞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仅有16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仅有双山禽蛋厂、金凤凰食品厂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没有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特色农业生产投入大,收效低。农业属于中长期项目,季节性强,回报率低,在当前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的环境下,特色农业产业相较于一般经济作物面临着更多的“高成本”风险,导致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很有限,使有特色的产业形不成规模,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例如:九华黄精相比较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投资成本大、生长周期长,从种植到采收一般需要4-5年时间,期间种苗、肥料、田间管理、租赁、人工成本投入大。近年来,虽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九华黄精产业发展,但还是跟不上市场需求。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政府服务,优化农业环境。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道路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加大土地流转,适度推进规模经营,支持专业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实行连片种植,提高种植业比较效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对产业的投入,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后劲。强化责任制的落实,要切实加强对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把种养殖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做优产业结构,促进一产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生产规模,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等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逐步做强、做深九华黄精、皖南土鸡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发展网上商店、连锁门店等。同时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优选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创新营销模式,加紧构建适应九华黄精、黄石溪名优茶等特色产品原种种植的标准化体系,以及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突出抓好农产品深度加工,大力扶持现有畜禽产品和黄精产品及生物医药等重点加工生产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开发绿色生态、养生保健等新功能新价值,增强对消费者的吸附力。

(三)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品牌效益。 

要鼓励支持品牌建设,充分发挥九华黄精、青阳土鸡、黄石溪名优茶等品类资源、地域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加快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加大农业特色优质品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力度,利用农展会、农交会上等平台,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提升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美誉度和公信力。引导企业把握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根据产品特点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