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41823MB1629388X/202206-00035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 发布机构: | 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 主题分类: |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公民 |
| 名称: | 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 文号: | |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2-06-27 | |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上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局的大力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文旅名县”发展战略,认真对照《县委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2022年政府工作要点及重点工作责任清单》和《2022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推进文旅产业发展
一是制定和出台了《关于促进青阳县旅游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青阳县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完成了《青阳县文化和旅游业“十四五”规划》第八稿修改,正在进行合法性审查。做好重点项目预审评估,开展了5个项目准入申请前期准备,待评估会过审。加强重点项目调度,重点在建项目列入省“512”项目库7个、市级重点调度5个、纳入县数字创意和文化产业重点调度18个。
二是推进文旅资源资产整合平台建设,已对4个乡镇文旅闲置资产进行拍摄,累计统计文旅闲置资产37个,精选文旅项目26个,完成文旅产业云招商平台框架制作,加快球型全景导览制作,盘活现有闲置文旅项目,推进重点项目抱团开发、整体运营。加强招商服务,奥飞动漫康养产业园项目协议进入第八轮修改,分别对接洽谈了东九华旅游度假区项目、风景道项目、旅游休闲街区项目。
三是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召开了全域旅游现场协调会,认真参与编制九子岩景区详细规划,积极完成翠峰寺-天华峰旅游步道规划有关工作,开展了智慧旅游+广电融合大数据指挥中心项目编制,并于6月13日挂网发布了招标采购公告。抓好旅游民宿评定,积极推荐“燕栖湖”、“花间堂·陌上星空”、“元宿一舍”、“仚露”、“夕露沾衣” 等民宿申报市第四届十佳民宿。
四是推进文旅创建,朱备镇东桥村入选安徽省特色美食村,朝山沐野入选百佳乡村旅游示范点,推荐九华秘境风景道申报2022年度安徽省十大最美风景道,朱备镇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陵阳镇杨梅村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积极开展“十百千”、“双微点”创建,累计申报乡村旅游示范区2个、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3个、乡村旅游重点村20个、双微提升点50个。
五是受疫情影响,1-5月份全县游客接待量共计591.25万人次,同比下降16.3%,占年度目标任务的38.95%(年度目标任务增幅为10%,15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1.04亿元,同比下降16.85%,占年度目标任务的36.62%(年度目标任务增幅为11%,194亿元)。预计1-6月份游客接待量共计816.64万人次,同比下降11.72%;旅游总收入93.08亿元,同比下降12.5%。
(二)提升文旅公共服务
一是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在3-5月新一轮疫情防控闭馆期间,图书馆开展了全馆调库倒架工作,累计整理图书6万余册件,并启动新一轮图书馆等级馆达标迎考工作。文化馆推出了成人舞蹈、少儿美术、戏曲等系列线上培训教学活动,并从6月份起开设线下舞蹈、声乐、美术群众文艺培训班。加强基层文化设施整合,启动了蓉城镇东河园社区和九华社区阅读空间建设。制定了2022年《优秀乡镇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评选办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督查方案》,累计开展基层文化站点免费开放暗访督查12次,覆盖面达60%。
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县“喜迎二十大、歌唱新时代”青年歌手大奖赛、县“强国复兴有我—喜迎党的二十大群众性歌咏活动”等活动,录制并通过线上播“科学使用口罩”青阳方言防疫主题视频、《领航》微视频、“青阳之声”合唱主题视频等,总点击量达10万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上下联动的方式,举办了跨越新征程县新春文艺晚会、“文化进万家·云上过大年”展演、“猜灯谜看戏曲—品喜庆年味”、送戏下乡、亲子绘本故事表演、“党建+民俗”元宵节游园、广场舞大赛、杜村十番锣鼓展演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并通过“灵秀青阳”、“青阳文旅”微信公众号和“安徽文化云”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宣传推介和服务。
三是持续抓好文化惠民工程的运维调度,完成了“送戏进万村”项目招标,拟于7月份正式开演。发挥图书馆和文化馆两个总分馆制作用,加强图书总分馆间图书轮换流通,促进文化总分馆间活动协同,结合“我们的节日”多样化主题,开展了春节民俗知识竞答、《春和景明—古今名画中的清明节》线上展览、4.23世界读书日经典诵读、“端阳龙舟竞渡文化展”线上展览等系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一是抓好文物修缮,国保太平山房修缮工程6月上旬完工,济阳曹氏宗祠修缮工程6月底完工,省保单位净信寺抢修工程6月15日开工,市保单位王懿修墓修缮工程5月11日开工,市保单位喇嘛塔竣工验收。加强文物安全设施建设,3处国保消防项目和安防项目设计通过省局审核,累计争取中央资金1000万元。
二是积极开展非遗项目资金申报,成功争取青阳腔3个项目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66万元,九华布鞋制作技艺传承传播项目省级保护资金10万元,青阳腔传承推广展示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2项市级非遗项目保护资金14.8万元。大九华圣武雕塑有限公司和九华山小磨麻油厂成功入选“安徽老字号”企业。青阳腔《狮子门传奇》入选池州市戏剧孵化项目,拟于9月底参加市级公演。
三是加强非遗创作展演,新创青阳腔大戏剧本1部、小戏剧本2部,青阳腔大戏《花儿与少年》参加了省“石榴情”民族题材剧本征集活动,青阳腔小戏《青山红叶》参加了市村社党组织风采展示。青阳腔剧本作品《太平山房》、《大江东去》分别获评“戏剧中国”优秀剧本奖、潜力剧本奖。九华黄精制作技艺、东堡石磨麻油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完成了100场安徽省濒危剧种青阳腔专场公益性线下演出,观众达到2.5万人次,通过“安徽文化云”和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直播,点击观看量突破11万人次。
四是加强非遗线上和线下展示宣传,春节期间推出了8个非遗视频进行线上播出,组织青阳腔节目《百花赠剑》、《马嵬情》和九华民歌《我们的生活比蜜甜》3个非遗节目与5名非遗传承人参加全市“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线上推介活动。6月推荐13个非遗项目参加了全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活动。6月份结合全国非遗日举办了“喜迎二十大·非遗展风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特展活动,展示展演非遗项目29个,现场观众达千余人次。
五是加强校企合作,与池州市旅游学校谋划实施“青阳腔专业人才基地培养”项目,确定了2022年度教学实施方案,组织参加了市第三届“我为家乡非遗代言”演讲比赛。成功申报生漆夹纻技艺、青阳农民画、九华布鞋制作技艺3项非遗入选第六批市非遗“名师带徒”工程。启动了第五批县级非遗项目名录遴选工作,拟于7月份进行专家评审。
(四)强化旅游营销推介
一是春节期间,编排推送了5期“皖美好味道、青阳好年味”主题温暖归途、年年有鱼视频和4期“青阳美食寻味之旅”视频,组织东九华旅游联盟成员单位编排了4条青阳特色美食线路,积极提供线路咨询和联票优惠服务。扎实推进在九华山机场、池州高铁站、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投放青阳文旅整体宣传广告,深入推进文旅领域居民服务“一卡通”,鼓励A级旅游景区对长三角地区社保卡持卡人实行优惠政策。针对“三八”妇女节、“五一”等重大假期,鼓励各重点旅游景区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游客来青游览。3月份,联合九华山文旅处组织大九华旅游营销联盟赴合肥、六安举办了“春天—我和青阳有个约会”为主题文化旅游推介活动。
二是积极申报“青阳全域旅游指南”、“大九华水磨玉骨绢扇”等宣传品参加2022年安徽文旅宣传品大赛,推荐“九华黄精石耳炖土鸡”青阳特色名菜、四季永逸大酒店线下体验店获省厅“美食带你游安徽”宣传报道,组织拍摄了将军湖鱼头、九华黄精石耳炖土鸡等“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美食体验视频进行推广。策划和设计了“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乡村是座博物馆”、“稻花香里说丰年”、“瑞雪寒梅 乡聚过年”4条主题旅游精品线路申报全国“乡村四时好风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遴选,其中“乡村是座博物馆”入选省厅“皖南‘川藏线’自驾之旅”主题线路。
(五)抓好广电新闻出版监管
一是扎实推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出台了《青阳县特殊群体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服务优惠政策实施方案》,完成中广网络青阳分公司的县级服务中心改造装修,建成乔木乡、新河镇、朱备镇和杜村乡等乡镇广电公共服务分中心,安排播出涉农节目《农科园地》2期。
二是加强应急广播体系运维管理,系统正式通过省级终审验收,3月份省广播电视科研所颁发了《应急广播系统功能测试证明》,应急广播终端在线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4月份应急广播平台接入电子政务外网,积极开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疫情防控、平安青阳建设、季节性防灾、秸秆禁烧、电动车上牌、扫黑除恶防诈骗,以及乡风文明、乡村旅游等10余类信息内容播出,累计达到2300余条次。
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公益电视放映,制定了放映实施方案,签订了放映责任书,组建了8支数字电影放映队,开展了放映技术培训,在加强海报、横幅和喇叭宣传的同时,严格落实测温枪、消毒液、口罩、手套等防疫措施,并放映了《怎样科学预防新冠病毒》、《守边人》、《悬崖之上》等影片,截至目前已放映845场,进度达到64%,位居全市前列。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消防安全等措施,积极做好对数字影院和九华影剧院的日常运维管理。开展了迎新春“文化惠民”电影展映周、爱教片进校园、“安全生产月”和“扫黄打非”主题电影宣传放映活动,累计放映100余场,服务群众和师生2万余人次。
四是制定了《优秀乡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分中心(广电站)评选办法》、《“十佳”农家书屋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村级代办点(广播室)评选办法》,加强了基层广电站点与农家书屋运行督查,积极开展了“云端书香飘农家”主题数字资源进乡村推广服务活动,抓好数字农家书屋日常开门打卡服务,1-6月份借阅图书2.6万册次,服务群众达5.5万余人次,总开门率为74.34%。
五是围绕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广电安全播出和新闻出版市场管理,制定了《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加强值班巡查和安全自查,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全国两会以及春节、五一等各重要保障期和重大时间节点安全播出。开展了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和打击“黑广播”整治,累计受理广电诉求3起,置换非法卫星锅1套,拆除非法卫星锅1套。抓好新闻出版管理和版权宣传,完成全县32家实体书店和7家印刷企业年审,累计发放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纸质宣传品2000余份,音频、视频和电子宣传信息900余条次。
(六)加强文旅行政执法
一是着力提升文旅政务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1-6月份累计受理行政许可14项,其中新设立书店5家、歌舞娱乐场所2家,延证书店1家、电影放映单位1家、文艺表演团体2家、歌舞娱乐场所1家,变更歌舞娱乐场所1家,注销歌舞娱乐场所1家,优化提升了105项政务服务清单的11个指标内容。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积极开展“局长走流程”,逐月报送“局长交叉走流程”体验情况,9月底完成文旅事项全覆盖。开展了法律顾问备案、行政执法证件审验换证、乡镇配合事项清单编制和行政执法统计年报工作。加强法治宣传,制定了《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活动责任清单》,组建了“八五”普法志愿者队伍,开展了“民法典进景区”、网络答题、“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以及皖事通积分制推广使用工作。
二是加强文旅行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定了《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文旅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文旅行业“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青阳行”活动方案》,逐级逐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自查承诺书、安全生产责任书,开展了春季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整治、火灾防控专项行动,督导文旅行业各重点景区、文化场所开展了消防培训、消防演练,观摩指导了九子岩景区客运索道应急救援演练,1-6月份,累计检查文旅企业150家次,发现和整改一般安全隐患110处,整改率达100%。
三是加大文旅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参加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扫黄打非”专项检查行动,加强了对县城网吧、书店、快递企业、宗教场所、民宿等场所巡查。突出校园周边和网上书店、影院、书店、文艺类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区域,认真开展常态化文化市场检查,下架“耽美”类有害信息图书295册,没收非法出版物6册,责令规范出版物100余册,立案查办行政案件4起,行政处罚书店1家,执收罚款200元,行政警告娱乐场所1家,采取柔性执法免于处罚2起。积极开展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等重大节假日文化旅游市场秩序巡查,结合执法巡查加强防溺水、打击电信诈骗宣传,通过邀请专家、岗位学习、观看法制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执法业务培训,认真办理文化市场举报和旅游投诉,累计受理12345平台投诉、电话投诉和文化市场举报17件,办结17件,结案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七)促进党的全面建设
一是忠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四重一大”议题集体研究和“五个不直接分管”制度落实,制定了《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计划》、《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2022年度督查工作安排表》。狠抓县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和问题的整改工作,认真落实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累计梳理出问题症结原因59条,制定整改措施60条,建立“台账式管理”、“销号制落实”整改制度,集中整改期内针对16个问题,整改到位15个、基本完成整改1个,建立了《党组议事规程》、《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机关规范办文制度》、《工作督办通报制度》等制度21项。
二是积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年度组织生活会,加强党员发展工作,吸收预备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成立了“红色文旅”党建联盟,加快建设联盟指导站,结合各类主题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文明旅游”、“清白行动”志愿服务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
三是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组织开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职工集中学习会,抓好干部职工的理论武装工作,开辟“青阳文旅”微信公众号“谈认识 讲体会 话举措”系列专栏,开展读原著、学原文、谈心得、话体会宣传。加强网络终端、自办微信平台监管和舆情信息分析研判,促进“学习强国”平台管理与考勤,结合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加强县文化馆和图书馆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分中心建设,抓好分中心标语、广告、横幅等氛围营造,开展读书竞赛、文化辅导等多样化创建活动,开展下沉包保小区防疫志愿服务1200余人次,提升文明实践创建效果。
四是围绕落实人才建设责任目标,完成了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员招募注册,做好文旅专业人才晋升晋级,积极申报乡村文化旅游带头人。认真办理并及时办结15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各代表委员均表满意。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是县山联动发展不紧密。受九华山总体规划修编制约,且县山景区票务联动、线路联动不足,环九华山区域文旅发展存在项目落户难、人气集聚难等问题,目前我县正在积极与规划编制单位对接,全力争取发展空间。
二是旅游营销成效不明显。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推动文旅发展,需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加大与长三角地区合作,适时召开长三角地区文旅推介会,突出文旅资源宣传。
三是文旅发展竞争力不强。缺乏专门的文旅国有平台、企业来统筹、整合、运营文旅资源。缺乏文旅专业人才,文旅规划设计、行业管理、产业发展等专业技术力量较为匮乏。旅游产品大众化、同质化产品多、个性化、品牌化产品少。康养产品较多,缺乏城市夜游产品,及游客互动型、参与型、深度游、度假游的高端旅游产品。
四是基层文化设施监管难度大。乡镇一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工作重视不够,工作自主性、积极性不高,基层文化站点在省市多次暗访督查中总体表现较差,部分乡镇存在重经济、轻文化,重建设、轻管理倾向,有的村级文化站点失管、失修问题严重。基层文化设施点多、线长、面广给常态化督查带来难度,难以短时间内督查全覆盖,急需乡镇一级担起自身责任。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年度工作安排,紧盯年度文旅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奋进、埋头实干,加大调度力度,积极统筹协调,努力以文旅高质量发展优异成果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一是着力抓好文旅重点项目建设。狠抓文旅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努力在项目引进上力求突破。努力提升在建重点文旅项目的承载能力,结合景区综合整治,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落实专班跟进,提升项目服务水平,认真配合解决项目难题,做好项目准入、评审、落户等全链条跟踪服务工作。
二是持续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加强非遗项目申报和非遗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开发非遗旅游新产品,提升青阳旅游文化品质。坚持以旅促文,持续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办好“青山之阳•九华原乡旅游季”活动,发展“夜购、夜食、夜娱、夜学”夜游新业态,丰富青阳文化体验。
三是加快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围绕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盯紧时间节点,加强调度督导,对标创建标准和要求加快推进文旅硬件设施、公共服务、业态打造、营销宣传和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创建目标,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四是优化提升文化旅游服务供给。抓好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加强基层文化站点督查监管,办好暑期培训班、文化辅导班,提升场馆开放服务效果。抓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完成7个乡镇分中心改造建设,完成智慧文旅+广电平台建设,确保8月份顺利通过省广电局考核验收。
五是积极改善文化旅游环境。加强文旅行业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旅游安全应急能力,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文化和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开展“净网”、“扫黄打非”等专项联合执法行动,保障全县文化和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主办单位: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青阳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运维电话:0566-5038187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互联网协会
皖ICP备05015023号-1
皖公网安备 34172302000005号 网站标识码: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访问
网站无障碍
长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