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教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守住校园安全底线,强化作风建设保障,着力在“党的建设、教育质量、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体教融合”等方面实现新的提升,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九华圣境、灵秀青阳”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一是强化党建品牌创建。持续深化“阳光教体、铸魂育人”党建品牌创建,挖掘、拓展“一校一品”内涵,在“青阳教体”微信公众号上推出《阳光教体、铸魂育人》专栏,集中展示全县教体系统党建工作中的新实践、新探索、新成就,充分发挥党建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县实验小学党支部和木镇学校党总支获池州市教体系统“十大红旗支部”称号。二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推行并落实“党建+信访”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信访维稳中的作用。着力强化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开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双减”工作,切实发挥党建在重点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三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立健全党史学习教育和为群众办实事的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四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安徽省纪委监委《党委(党组)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工作办法(试行)》,规范运用好“第一种形态”,坚持严管和厚爱,立足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今年以来,进行警示谈话1人,批评教育1人。
(二)坚持五育并举,推动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一是巩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成果。进一步提升保教质量和普及普惠水平,2022年3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文认定青阳县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二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足开齐体育、美术、劳动等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推动“双减”各项措施在青阳落地落实。新河中心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酉华中心小学常浩炜同学荣获第十五届宋庆龄奖学金。县实验小学获安徽省绿色学校称号。全县300多名学生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和表彰。三是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开展新高考改革路径探索,推进新教材新课程实施,确保中、高考质量继续在全市领先,继续在高精尖上取得新的突破。2022年高考,青阳中学一名考生获池州市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绩,另有一名考生被北京大学强基班录取。青阳一中3名美术类考生高考成绩位居全省前50名,全县艺体类考生达线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四是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持续实施提质培优工程,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优化专业设置,围绕镁铝、黄精等主导产业开班,开校企合作班,大力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快项目推进实施,推动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第五幼儿园和第六中学建设,确保第六中学2022年秋季开学招生,第五幼儿园开工建设。二是全面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学校全覆盖,今年以来共投入4028万元,完成30个学校智慧学校项目建设。三是修缮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截至目前,已实施2022年校舍维修改造项目7个,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化解城区学校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四)加大教师培养培训,推动师资队伍不断优化。一是充实教师队伍。继续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做好教师招聘、选调、定向生安置、支教等工作。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成青阳中学教师招聘,引进人才5人,不断充实优化师资队伍。二是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组织实施好2022“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开展校园长、骨干教师、年轻教师等各类主体培训班,目前已举办一期思政课教师培训班。选派18位基层学校党组织书记参加第六期全国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网络示范培训班;组织2021名教师参加中小学、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组织23名骨干教师赴安庆市参加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不断提升全县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三是创新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开展优秀年轻教师挂职学习,不断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区域、学段、学科和年龄结构,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五)完善体育设施,推动教育体育深度融合。一是提升学校体育水平。开足开齐学校体育课,加大体育课程建设力度,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青阳三中沈羽轩同学在2022年安徽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中荣获100米自由泳冠军、200米自由泳冠军,取得青少年竞技体育历史性突破。蓉城二小获得池州市小学组校园足球联赛女子组冠军。二是持续打造特色赛事品牌。成功举办“徒步九华圣境 畅游灵秀青阳”线上徒步赛,在全省首创办赛模式,参赛人数达1.7万人。努力实现“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银牌赛事”和“精品徒步线路”两个目标。三是丰富群众体育活动。成功举办青阳县“舞动青阳 红心向党”广场舞选拔赛,体彩杯气排球比赛和体彩杯足球三级联赛,不断丰富群众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康发展。四是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快乐健身”暖民心工程,建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9个,建设体育公园,芙蓉湖东侧足球场、羽毛球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
(六)强化作风保障,推动师德师风全面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作风建设提升年”的决策部署,印发《青阳县教体系统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出台《关于开展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常态化督查督导,强化结果运用,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实质性效果。
(七)打造平安校园,推动安全防线持续巩固。一是树牢安全意识。举办校园安全培训、切实筑牢校园安全思想底线;召开校园安全专题会议和青少年儿童预防溺水会议,组织开展防溺水专项行动及县级互查,加大防溺水安全督查力度,上好安全课,切实增强全体师生安全防范意识。二是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宣传教育,严格落实日报告、校园封闭式管理和晨午检制度,认真组织调度师生参加每周核酸抽测工作、强化师生外出报备。严格落实民办学校月假休假审批制、认真做好高中考等各类考试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校园安全。三是强化各类隐患排查。开展春季开学校园安全督查、消防安全专项督查及安全生产月活动,联合公安、消防救援、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校园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和校园安全专项督查,确保校园安全问题及时发现、整改到位。四是加强校园“三防”建设。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保安配备情况及校园安全装置进行摸排,要求配齐配足,配备到位,确保校园稳定、师生安全。全县教体系统29所中小学、幼儿园获评池州市首届“平安校园”称号。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持续推进教体系统党的建设。继续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党建+信访”的工作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双减”工作,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持续推进公民办学校(园)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民办学校章程建设。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压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二)持续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第六中学、第五幼儿园工程建设,夯实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品牌,着力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加快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水平,确保育人质量争先进位。继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持续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做好教育资助帮扶工作,严格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关爱弱势群体,确保义务教育不落一人。
(四)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开展中华经典教育系列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展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展示活动。组织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日活动,深入推进法制教育进校园“三个一”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五)持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充实教师队伍,做好教师选招、选调、定向生安置、支教等工作。创新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适度加大交流轮岗力度,开展优秀年轻教师挂职学习,不断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区域、学段、学科、年龄结构。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品德优良的教师队伍。
(六)持续提升体育工作水平。加强社会体育组织的管理,指导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好系列主题日全民健身展演活动。抓好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工作,举办第七届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第31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赛、跳绳比赛等赛事。督促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学生视力监测工作,积极承办市级赛事,组队参加省市级各项赛事。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办好品牌赛事,展现“九华圣境、灵秀青阳”形象。
(七)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持续开展“平安校园”创建,驰而不息抓好防疫情、防溺水、防欺凌以及消防、交通等安全工作。以防溺水安全为重点深入开展暑期安全大家访活动。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督查力度,及时抓好整改。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确保全县校园安全零事故,全力打造安全和谐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