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县政府同意,青阳县市场监管局印发了《青阳县“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 、《规划》出台的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奋力谱写新阶段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新篇章,建设“九华圣境、灵秀青阳”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根据《中共青阳县委关于制定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青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池州市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编制《青阳县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青阳市场监管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市场监管工作开展的行动纲领。
二 、《规划》编制的过程
《规划》按照一般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求,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分为前期调研、初稿起草、修改完善、审议报批四个阶段组织编制。编制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广泛听取县直部门、基层单位、各类市场主体等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参考我县规划纲要,形成初稿。先后赴市市场监管局、县发展改革委进行具体对接,全面征求县直相关部门、各所、机关处科室和直属单位修改意见。组织审议论证、指导完善。3月7日《规划》经县局党委会议审议通过,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通过,3月18日正式印发实施。
三 、《规划》编制的总体考虑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充分吸收中央、省、市局近年来相关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确保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落到实处。
二是坚持对标对表。对标国家、省、市市场监管规划和全县规划纲要,借鉴兄弟县市经验,各项指标增速基本上与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持一致,经过了反复论证和测算,既适当超前又留有余地。
三是突出项目支撑。内容主要涉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质量提升、知识产权发展、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
四是力求内容全面。围绕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安全、市场消费、质量发展、监管机制、监管基础、保障措施等方面单独成章,全面体现市场监管现代化要求。针对机构改革后队伍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同时,纳入知识产权、药品安全等专项规划核心内容,确保规划完整性。
五是强调可操作性。坚持从全县市场监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设置目标指标,找准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项目和平台建设,为规划实施找准着力点,为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支撑。
六是凝聚各方共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先后开展意见征集、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使编制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过程。
四 、《规划》的基本构架
《规划》分4章,共约1.8万字。围绕发展目标,以章节为序,依次排布规划背景、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第一章为规划背景。全面总结了我县“十三五”期间市场监管工作取得成绩、发展基础,以及“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形势挑战。第二章为总体思路。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全县市场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三章为“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工作主要目标,第四章为主要任务。提出畅通市场准入、强化监管执法、强化安全监管、强化质量提升、改善消费环境、完善监管机制、筑牢监管基础等重点任务。第十章为保障措施。分别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经费保障、落实责任分工、强化监测评估等4个方面,对保障《规划》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五、 “十四五”期间,全县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市场准入环境更加便捷。商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市场主体进入和退出更加便捷高效,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主体稳定增长、活跃发展、质量全面提高、市场竞争秩序更加公平。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不断现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落实,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成效显著,影响市场竞争秩序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
市场消费环境更加优化。消费维权法律体系逐步完善、消费投诉举报系统不断优化、消费投诉公示制度全面推行、消费者低成本、高效率的维权机制更加健全,放心满意消费创建活动向纵深推进,维权社会化水平明显提高。
市场供给质量全面改善。质量强县建设、知识产权强县、标准化战略深入实施,质量促进机制、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全面夯实,质量提升、创新驱动的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市场安全形势更加平稳。与全县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市场监管领域安全治理体系基本建立,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安全风险分析、预警、响应、处置系统不断完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得到有效遢制。
市场监管效能全面提升。上下贯通、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市场监管体制逐渐成熟定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新型监管机制更加完善,社会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初步形成,监管科学性有效性明显提高,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