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统计局 > 统计重点领域 >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 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587F/202205-00003 组配分类: 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
发布机构: 青阳县统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22年我县一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2-05-05
废止日期:
2022年我县一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05 08:30 来源:青阳县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季度全县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网上零售增长较快,对消费市场增长拉动作用逐步显现。但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多点频发,周边地区发生聚集性疫情,居民出行和消费活动明显减少,对消费品市场恢复冲击较大。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市场销售总体保持低位运行。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 4.5%

(二)城乡消费品市场齐头并进。一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乡村零售额增幅高于城镇0.2个百分点,但城镇消费品市场仍占主导地位。

(三)零售业仍占据消费品市场主导。一季度,全县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市场的72.1%,是消费品市场的主导。

(四)住宿餐饮业市场受疫情冲击较大。3月份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波及全国大多数省份,居民外出旅游、就餐减少。加之九华山风景区所有宗教活动场所自315日起暂停对外开放,暂停一切集体宗教活动等一系列严谨的疫情防控措施,住宿餐饮业市场受严重冲击。3月份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下降58.3%16.5%,环比分别下降64%36.8%

(五)网上零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7.5%,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5%提高到9.4%,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5.5个百分点。

()商品消费升级步伐不减。全县居民消费内容不仅在传统的“吃”“穿”上,消费品质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一季度,全县限上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171.2%,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增长32.2%,智能手机类同比增长25.2%,汽车新车类同比增长5.7%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疫情反复,影响消费复苏。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全县旅游总收入41.4亿元,下降10.7%;接待国内外游客374.1万人次,下降10.3%。全县旅游人次的锐减、人员集聚活动的减少、物流交通受限使得企业营收受阻,消费市场整体低迷,加之外围不确定因素复杂多变,群众消费意愿不强。

(二)大型超市持续下降,影响限上增速。一季度,全县限额以上大型超市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9%,降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下拉全县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速2.1个百分点。

(三)限上商贸单位规模小、下降面大,拉动作用有限。截止3月底,全县限额以上商贸单位共88家,比去年底新增33家,净增12家。限额以上单位中一季度零售额超500万元以上的仅有3家,零售额达千万以上的仅1家。新增单位中无零售额500万元以上单位。88家限上单位中,个体户55家,占比62.5%,单位体量普遍较小,拉动作用有限。88家限上单位中,一季度有12家销售额(营业额)出现负增长,下降面为13.6%,较2月份下降面扩大2.2个百分点。

(四)四行业消费品市场发展参差不齐。一季度,批发业共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3.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2.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2.3%。增幅最高的批发业与增幅最低的住宿业相差1.6个百分点。

(五)退出带同期数单位影响较大。2021年年报退出的10家个体户(6家零售业、4家餐饮业),一季度零售额下拉限上零售额增幅17个百分点,分别下拉零售业和餐饮业行业增幅18.420.1个百分点。

(六)传统消费模式创新转型升级不够,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模式和消费习惯,打破了传统消费的地域界限,线上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方式,致使传统实体零售行业“萎靡”。新型业态的出现占领了实体店的市场份额,导致实体店销量下降,甚至出现了倒闭的危机,对经营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本地居民消费“外溢”现象突出。

三、推动全县消费品市场恢复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新鲜血液的注入,培育龙头企业。按照“要有数、先入库”的统计原则,商贸行业指标要保持较快增长,必须要有新企业入库。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规模较大、管理先进、竞争力强的企业,丰富市场企业类型,合理规划打造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要依托和发挥本地区的优势资源,结合实际制定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如“地摊经济”和“夜间经济”,打造供居民消费多元化选择的消费市场,从而才能做到有计划的培育限下单位发展壮大,逐步由“下”转“上”。

(二)保障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扩大居民消费,核心就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稳定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增长预期,进一步夯实居民消费基础。同时,要继续督促用人单位要完善劳动用工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以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提高消费水平、提升消费能力。

(三)加大企业服务力度,确保限上企业稳定发展。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重点商贸企业的监测力度,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尤其是对销售出现下降的企业要“一企一策”进行帮扶指导,及时掌握企业经营和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着实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提振发展信心,确保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能够稳定良性发展。

(四)积极面对挑战,逐步推进转型升级。面对新业态、新消费模式的挑战,传统行业不可再坐以待毙,应正确面对,积极融入,充分发挥自身品牌、服务和质量优势,积极开拓互联网业务,逐步推动企业“线上”、“线下”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