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化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
1.完成学校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等各项年度指标。坚持校园食品安全“零容忍”。
2.开展春秋季开学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开展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3.督促辖区学校(幼儿园)在开学前对全部从业人员开展一次集中培训考核,在放假期间对超过或临近有效期及易腐易烂食材等进行库存清零。
4.对辖区学校(幼儿园)食堂、校园周边餐饮单位的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
|
1.完成学校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等各项年度指标。坚持校园食品安全“零容忍”。
2.开展春、秋季开学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排查率各100%。开展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县局对各所督查各不少于一次。
3.各所督促辖区学校(幼儿园)在开学前7天内对全部从业人员开展一次集中培训考核,在放假期间对超过或临近有效期及易腐易烂食材等进行库存清零。
4.各所对辖区学校(幼儿园)食堂、校园周边餐饮单位的年度监督检查不少于4次,覆盖率100%,并建立台账及记录。
|
校园守护行动按时序推进,12月15日前完成。
春、秋季校园隐患排查按文件时序推进。
日常监督检查按时序推进
|
2.强化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
1.全面推广食安封签,规范食安封签的使用和管理。
2.要求第三方平台开展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加强对平台分支机构(代理机构)的行政指导、警示约谈,对第三方平台实行全覆盖检查。
3.加强对入网餐饮实体店的监督检查。
4.以“网红餐厅”为重点,加强随机检查、突击检查。
5.加强网络餐饮“阳光厨房”建设的指导和支持。
|
1.全面推广食安封签,规范食安封签的使用和管理,按季报送推进情况,年底前基本实现食安封签全覆盖。
2.要求第三方平台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加强对平台分支机构(代理机构)的行政指导、警示约谈,对第三方平台实行全覆盖检查,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行政指导或警示约谈。
3.加强对入网餐饮实体店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覆盖率达100%。
4.以“网红餐厅”为重点,加强随机检查、突击检查,至少每2个月开展一次。
5.加强网络餐饮“阳光厨房”建设的指导和支持。推广使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
|
食安封签推广情况按时序推进,每季度报送1次。
|
3.深化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
1. 开展安徽省餐饮质量安全街区创建工作,培育省级街区,争创市级街区。
2. 按规定频次完成对辖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风险分级监管。
3. 以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为重点时段,高速服务区、旅游景区、农村集体聚餐等为重点区域,餐饮连锁企业及门店、单位食堂等为重点单位,开展节日检查、夏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及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工作。
4.积极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
|
1.结合食安安徽品牌建设,积极开展餐饮质量安全街区创建工作,培育省级街区,争创市级街区。
2.各所按规定频次完成对辖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风险分级监管,风险分级率达100%。
3.以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为重点时段,高速服务区、旅游景区、农村集体聚餐等为重点区域,餐饮连锁企业及门店、单位食堂等为重点单位,开展节日检查、夏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及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工作。
4.积极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
|
示范创建按文件时序推进。
风险分级监管按时序推进,11月30前完成。
“随机查餐厅”活动全年不定期开展。
|
4.提升餐饮服务单位管理水平,压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1.加强餐饮单位疫情常态化防控。强化餐饮环节进口冷链食品监督检查。
2.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合规经营。
3.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严格开展自查。
4.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强化从业人员培训考核。
5.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严控原料采购、健康培训、环境设施、消毒保洁、加工制作五个关键环节。将制止餐饮浪费、禁塑、禁食野生动物、“长江禁捕”、反电信诈骗宣传、垃圾分类及配合有关部门依规加强餐饮油烟整治等工作贯穿于日常监督检查之中。
|
1.加强辖区餐饮单位疫情防控检查,督促落实“二码”联查、测温、通风、消毒等防疫措施和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要求,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强化餐饮环节进口冷链食品监督检查。强化线上排查和线下监督检查力度,落实疫情防控和进口冷链食品报备、个人防护、消费者实名登记等要求。
2.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合规经营。严格餐饮环节食品经营许可,加强对获证后企业许可条件保持情况的监督检查。
3.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切实消除后厨环境卫生差、未做到“烧熟煮透”、交叉污染等风险隐患。
4.督促餐饮企业对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操作要求等知识的培训、考核。
5.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严控原料采购、健康培训、环境设施、消毒保洁、加工制作五个关键环节。
6.将制止餐饮浪费、禁塑、禁食野生动物、“长江禁捕”、反电信诈骗宣传、垃圾分类及配合有关部门依规加强餐饮油烟整治等工作贯穿于日常监督检查之中。
|
全年持续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