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场销售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消费市场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7.8%,两年平均增长9.9%。完成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37亿元,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12.2%。
一季度,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两年平均增速为13.2%;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居民消费需求稳步释放,二季度市场销售加快增长,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随着点状疫情复发等因素冲击,三季度两年平均增速有所回落;四季度消费品市场继续受疫情冲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9.9%,比三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
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2021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9%,两年平均增长9.8%,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5%,两年平均增长9.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8%。
2.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5.1%,两年平均增长8.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8.1%,两年平均增长10.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8.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7.5%,两年平均增长9.3%。
(二)分行业销售额(营业额)完成情况
2021年批发行业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46.3%,零售行业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32.2%,住宿行业实现营业额同比增长27.7%,餐饮行业实现营业额同比增长25%。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城镇、乡村市场同步恢复,但城乡之间仍有差距。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宏观经济好转,就业形势不断向好,2021年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27元,同比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68元,同比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1元,同比增长10.2%。城镇、乡村市场也随着持续复苏,但城镇消费品市场仍然占据59%的主导地位,增速也比乡村市场高0.4个百分点,城镇和乡村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乡村市场仍需不断振兴壮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零售业任占据消费市场主导地位。全县零售业实现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1-12月份,37家限上零售业单位(企业11家,大个体26家)增幅在17.8%以上有26家,17.8%以下有11家,其中下降有3家。零售业单位引领着全县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稳步增长,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面对点状疫情散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县各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措施,基本生活类消费稳步增长。2021年,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比上年分别增长9%和25.1%。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31.6%、51.2%、49%,增速明显高于商品零售平均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一)限额以上商贸单位数量少、规模小,所占比重低。截止2021年12月底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单位共76家(其中:企业单位29家,个体户(含产业活动单位)47家),比去年底新增15户,净增2户。仅占全市520家限额以上商贸单位的14.6%。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市总量的6.1%。限额以上商贸单位数量少、规模小,个体户偏多,增长后劲不足,明显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贡献力不足,拉动力不强。
(二)住宿餐饮业受疫情反复影响较大。受我国疫情的点状散发及2020年下半年疫情逐渐好转,住宿餐饮业基数较大影响,自2021年三季度开始,全县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均出现不同程度上的下降,全县32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单位中有5户累计营业额增速下降,占比15.6%。
(三)消费“外溢”造成市场分流,本地实体零售单位增长受限。受电子商务、区域位置等因素影响,居民到县外消费的情况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交通、通讯及物流条件的改善,消费者更喜欢前往周边等城市消费。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依赖互联网进行产品信息搜寻。很多人认为互联网上各种类型的网络媒体集合了许多有经验的、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消费者所提供的产品购买信息和使用意见,是更为真实、客观和可信的,这也给传统实体零售业带来巨大冲击。1-12月份全县大型超市零售额下降11.5%,其中当月下降16.2%。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力争商贸单位应统尽统。积极宣传市、县两级政府关于加快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把培育新增限额以上商贸单位作为消费品市场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充分利用税务、工商等部门数据,瞄准运营质量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及时组织申报纳入限额以上统计范围,切实做到应统尽统,为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大企业服务力度,确保限上企业稳定发展。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重点商贸企业的监测力度,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尤其是对销售出现下降的企业要进行帮扶指导,及时掌握企业经营和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着实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提振发展信心,确保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能够稳定良性发展。
(三)加快推动传统商业转型升级。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两级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鼓励批发零售业企业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形式平台直播带货,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拓展客源,增加营收。积极为企业创造更多发展与合作机会,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争取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推动传统商业转型升级。
(四)激发大众消费潜力,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不断培育新兴消费热点,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型展会、旅游节、美食节等活动来活跃市场,由此来带动住宿业、餐饮业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