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开展“双招双引”,等高对接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持续稳投资、促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居全市前列。
一、投资2021年完成情况
据市局反馈,2021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同比增长17%。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3%;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5.2%;建安工程同比增长34.9%;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9.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3%。
二、投资运行主要特征
从在库项目看,2021年我县共在库投资项目205个,其中本年新入库项目89个,新开工项目占投资总数的43.4%。2021年我县本年完成投资超亿元项目共3个,池黄高铁、阳光青城棚户区改造、318改扩建项目,投资超5000万以上项目13个。
从三次产业看,三次产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同比增长48.7%;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5.3%;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0.2%。三次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2.2%:46.6%:54.2%,投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从主要指标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3%,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5.2%,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34.9%,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3%。
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活跃度提升。2021年我县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9.3%。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2020年的65.6%提升到72.5%。民间投资中制造业和房地产占比较高,分别为51.6%,34%。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下滑。2021年我县基础设施投资呈持续下滑状态。1-12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3%,尤其是池黄高铁(池州段)征地拆迁及工程费用配资项目竣工投产后,基础设施投资缺少大项目拉动。
(二)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滞缓。一是今年以来我县在库项目5000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项目个数占比高,但是有效投资达亿元及以上的只有3个,分别是池黄高铁、阳光青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和318国道改扩建项目;有效投资累计达5000万以上的只有16个,占项目总数的7.8%。二是新入库项目进度滞缓。2021年我县在库项目205个,其中本年完成投资为0的项目14个,占全部项目的6.8%,重点项目进度缓慢,投资贡献率低、拉动率弱、项目质量堪忧。
(三)房地产投资后劲不足。一是项目储备少。目前全县共20个房地产项目,主要依靠明发阳光青城建设项目、中梁心享仕城项目和碧桂园三期项目。二是土地购置费依赖程度高。房地产项目土地购置费实行分月摊销上报原则,目前受土地购置费与建安工程配比上报要求,明发阳光青城、中梁心享仕城、碧桂园三期等三大项目合计仍有5.5亿元土地购置费仍未摊销上报完毕,后期投资上报会受到制约。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积极与部门对接联系。根据我县新出台的“管行业必须管投资”的工作机制要求,积极主动和农水局、教体局、住建局、经信局、发改委等部门对接,了解我县农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高新战新等项目建设情况,掌握新开工项目、在建项目、续建项目动态信息,同时加强对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定期召开培训会,确保新开工项目能及时入库入统。
(二)做好投资统计靠前服务。一是针对已开工尚未纳统的项目,尤其是集中开工未入统项目,统计部门要全面开展统计现场服务,主动上门到项目现场帮助项目单位规范申报材料,力求加快项目申报进度,促使已开工项目及时准确纳入统计;二是针对投资数据异常项目,及时跟进,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做好项目查询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同时规范统计调查对象基础工作,建立相关台账,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严格按照统计制度填报报表,做到数出有源有据,真实反映我县投资实况。
(三)推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一是加强数据监控,及时与房管部门沟通。进一步摸排新项目,对未入统的、新审批的项目密切关注,并对数据深入分析研究。二是做好项目靠前服务。积极了解企业在土地供给、项目审批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督促企业及时开工建设,对已动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及时纳入统计系统,确保项目不漏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