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五年规划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288H/202103-00156 组配分类: 五年规划
发布机构: 青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公民 / 其他
名称: 【规划解读】《青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字解读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1-03-02
废止日期:
【规划解读】《青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字解读
发布时间:2021-03-02 10:34 来源:青阳县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深入谋划“十四五”时期青阳县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青阳县委关于制定青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发布了《青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规划《纲要》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青阳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展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县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安排,规划起草组于2020年3月启动《纲要》编制工作,组织专班深入部门、乡镇、企业,分行业、分领域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多次召开部门、乡镇座谈会,10月上旬《纲要》框架稿形成后,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坚持“开门编规划”,多层次、广范围通过多次书面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充分征求各级各部门以及党外人士、金融界人士、科教卫文体界人士、企业家、乡镇(开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对各方面意见建议,起草组及时汇总、逐条分析,做到了能吸收的尽量吸收。最终,根据县委十四届十四次全委精神和县委《建议》,结合《纲要》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纲要》送审稿,1月4日、7日、14日《纲要》送审稿先后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全体会议审议。

四、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发展基本思路。以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主线”,做大做强工业与文旅“两大支撑”,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名县、科创兴县“四大战略”,着力推动园区、景区、城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四区同步”,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力显著提升、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生态竞争力显著提高、经济开放度显著扩大、群众获得感显著增进“五大目标”。根据国家、省、市规划指标体系及发展基调,结合青阳实际,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5个类别,设置“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6项。

“十四五”和到二〇三五年全县经济发展目标。《纲要》提出总体发展水平省内居中的目标。按照“十三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42.4亿元测算,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至少要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速需在7.5%以上。

发展定位。《纲要》在深刻分析研判发展形势、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国家级镁基、钙基新材料基地”“长三角康养新高地”“皖江特色制造业基地”“安徽省乡村振先行区”“池州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五大发展定位。

五、主要任务

分领域提出青阳“十四五”时期六大任务。

深化长三角开放合作,全面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主要从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畅通长三角合作通道、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招商选资水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持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八个方面,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出更大贡献,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集聚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特色产业体系。主要从提升创新发展动能、加快非金属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培优培强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康养新高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六个方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青阳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做强现代特色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个方面,全面推进、分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打造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时代幸福新农村。

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增强发展新动能。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域综合交通体系、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五个方面,推进“两新一重”建设联动协同,提升城市能级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践行“两山”理念,厚植绿色发展底色。从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个方面,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就业优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健康青阳建设、加快发展文体事业、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深化平安青阳建设九个方面,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六、保障措施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建立健全统一规划体系。构建以县“十四五”发展规划为统领,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县域规划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空间战略格局、空间结构优化方向及重大生产力布局安排。

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细化分解“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确保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强化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和分层分级调度机制,压茬推进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形成近、中、远项目梯次推进格局。

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构建内生激励机制,健全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形成全县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七、下一步工作考虑

制定出台“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责任清单并开展定期调度,督促各专项规划编制单位加快编制工作进度,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解读单位:青阳县发改委      解读人:徐光华      咨询电话:0566-502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