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县住建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目标要求,致力于改善城乡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先后实施了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1年及近五年工作总结
(一)2021年工作总结
1.抓项目,全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由我局牵头的政府性投资项目共31项,总投资约33.98亿元。本年度完成投资约8.5亿元,新改建道路6.6公里、排水管网12公里,新建天然气管道21公里,新建提升绿化面积42万平方米。致力于打通城市“堵点”“难点”,改建九子路、天柱路、九华东路、陵阳路,新建莲花路、东河路,贯通临城南路慢行系统等。致力于完善地下管网建设,实施195公里市政雨污水管网普查、县城区排水防涝泵站改造、南华苑等4个富阳河沿河小区内部雨污水管网更新改造,实现雨污分流,提升城市防洪应急能力。致力于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完成县医院西侧巷道、中医院宿舍巷道、九华东路老食品公司宿舍和西峰新村东大门等8处背街小巷改造。新建九华东路与天柱路、九华东路与碧桃路、童青路和G318等3个路口信号灯、电子警察等交通基础设施。清理皖南大市场消防通道违建176户,面积8669.13平方米。致力于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今年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共5600万元,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2780万元,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财政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900万元,污水处理中央预算内资金120万元,水清岸绿产业优长江经济带省级专项引导资金1800万元。
2.抓民生,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老城改造稳步实施,超任务完成城区棚改17栋1070套安置房主体建设,顺利完成20个老旧小区改造。天柱市民公园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建设三角洲、实小停车场等城区绿地提升工程,完成城市花园30万平方米花卉苗木栽植。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青阳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期项目。组织开展农村房屋安全大排查,完成共计54106户安全隐患排查信息录入,对排查出的5户低收入群体完成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共打卡发放维修资金5.8万元。完成五九线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指导各乡镇开展美丽集镇建设,重点抓好陵阳、朱备等集镇建设提升工作。
3.抓经济,确保任务指标双落实。建筑业增加值8.8亿元,同比增长27.79%;建筑产值完成约22.01亿元,同比增长29.85%;规上企业(入库)51家,累计完成产值15.64亿元,同比增长36%。房地产开发总投资13亿元,同比增长6%,房地产开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商品房销售面积35.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
4.抓监管,加强建筑、房地产市场管理。一是共受理在建质量监督工程41个,建筑面积66.88万平方米;监督组织竣工验收项目60个,竣工面积27.34万平方米,竣工合格率100%;共组织质量监督巡查专项执法监督检查4次,开展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专项检查3次。同时,成立安全检查组对全县21个在建工程进行了安全大检查和8次专项检查,查出安全隐患493条,下发《整改通知书》93份,其中停工整改22份,局部停工整改4份,限期整改67份。二是监管商品房预售资金账户余额约12.63亿元,同时对碧桂园等16个开发项目进行商品房合同备案,完成备案面积35.28平方米;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24个,预售面积31.18万平方米。
(二)近五年工作总结
1.过去五年,城市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全县建成道路里程达117公里,新建天燃气管道55.84公里,燃气普及率达85%,城区道路新(改)建26.5公里,排水管网90公里(其中污水管网41公里),建设停车场3座,约1.4万平方米,建设停车位约350个,新增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新装及改造路灯1934盏。实施龙子口东区巷道、医药公司宿舍、蓉溪南路外滩段巷道等约40个背街小巷整治。着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作,稳步推进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累计完成政府投资公租房分配2025套,企业投资公租房分配1773套。分配率100%。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921户,棚户区改造5150户。改造文庙商城、宝灵一期等12个老旧小区。累计完成市政重点工程建设近90项,共计完成财政投入约17亿元(不含征地拆迁费),一批重点工程投入使用如青山路、化城路、长龙山路和阳光青城区域碧桃路、梅溪路、七步泉路、杜村路、九华东路。我县新城区路网框架业已成形,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更上台阶,城市形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完善县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青阳县第一小学、第四小学、第三幼儿园、第四中学、三中体育场、商业综合体等公共设施,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改善新区人居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朝山沐野木屋旅居度假营项目、宿心园精品民宿项目相继签约落户,九子西路邻里中心即将建成。
2.过去五年,人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大力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功能修补,修复城市生态系统,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及时对城区主要排水沟渠及所有雨水主管道进行清淤疏浚,对部分内涝严重的区域进行整治改造,累计投入1000万元实施多处灾害点改造建设。全力落实青通河流域水质达标整治工作任务,按照“治城先治水”的城市建设理念,以“清水活水”为抓手,重点对富阳河城区6.61km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2019年完全消除黑臭水体并完成全河段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作整改。绿化亮化水平品质提升,累计投入6000万元,重点实施了芙蓉湖绿化提升和城市花园项目,新增及改造绿地80.4万平方米,主要绿化指标全面达到省级园林县城水平。
3.过去五年,村镇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面落实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脱贫攻坚任务。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着力补齐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短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任务。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6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改造危房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二是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累计完成2921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有效保护了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一是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污水收集体系更加健全,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二是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陵阳镇所村村、陵阳镇上章村、酉华镇宋冲村等7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名录,完成了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工作,投入2000万元完成陵阳镇所村村、陵阳镇上章村、酉华镇宋冲村等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工作,实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统一。
4.过去五年,房地产开发平稳发展,保障性住房体系不断完善。我县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基本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全面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新建翰林苑、碧桂园、九子苑、尚书房、芙蓉澜山、芙蓉山庄、莲峰瑞景等共计7个居住小区,五年共计完成开发投资近63亿元。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完成政府投资公租房分配2025套,企业投资公租房分配1773套。分配率100%。完成1681户棚户区改造,发放租赁补贴360户。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2个,改造面积61.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5094户。
5.过去五年,建筑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我县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由2016年20家发展到2020年52家,其中二级施工总承包企10家,三级施工总承包企业42家,建筑业产值由2016年10.43亿元增长至2020年16.95亿元,同比增长62.5%。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推进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审批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二、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及今后五年工作谋划
(一)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5月底前完成天柱路改造工程。围绕长三角后花园、旅游园林城定位,完成318国道青阳到五溪段亮化工程,同时做好三角洲区域等街头绿地建设提升。围绕打通城市交通的“堵点”目标,确保明年年底前全面建成天华路、杨田路等道排工程。
二是进一步深化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坚持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全面实施青阳县贸易中心等2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适时启动富阳河两侧及周边地块的棚改工程,计划改造81套。完成南部新城水环境治理一期工程以及富阳河沿河小区和城上城小区等污水整治工程。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继续实施青阳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期工程,完成15个中心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维,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是进一步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支持建筑业转型升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监管、规范行为,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开展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专项整治。落实培育壮大本地建筑业企业各项措施,在工程招投标领域推行应用建筑市场信用评价结果。加大“行业清源”力度,促进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以装配式建筑产业为抓手,深度融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二)今后五年工作谋划
新改建市政道路28公里(含高铁站前道路10公里),配套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4%、35.5%和12平方米;改造提升60个老旧小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一是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对县城区60个老旧小区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小区整体面貌进行整治改造提升。以新建雨污水管道、铺设沥青道路、扩建停车位、更新水电燃气管道等完善基础设施为主,部分小区加装电梯、增设无障碍通道、打造公共空间等“适老化”改造,尝试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引进新型5G智慧小区等项目完善提升小区功能,总投资约1.5亿元。目前,正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
二是实施城区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青通河与东河桥梁建设工程、城市慢行系统项目。
新建长龙山路、光明大道等道路约10公里,改造木镇路、庙前路等道路约8公里,总投资约5亿元。新建青通河七步泉路桥、高阳路人行栈桥、莲花路桥、芙蓉湖栈桥及东河九子路桥,总投资约2.36亿元。新建绿道总长约15公里,总投资约7000万元。目前,木镇路、庙前路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已完成项目立项,正在进行规划方案设计。青通河与东河桥梁建设工程、城市慢行系统项目正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
三是实施城区雨污水管网普查及修复改造项目、城市积涝点泵站改造提升工程、县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湿地工程和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期工程。
普查并修复改造城区现状排水管网190公里,共涉及21个居住区、26条市政道路,总投资约5200万元;新改建双溪安置区区域和城西十组蔬菜队区域排水泵站2座、控制闸1座,总流量规模为10.5立方米/秒,总投资约5500万元;新建尾水净化湿地处理规模4万m3/d,主要包括生态渠、生态塘、潜流型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水下森林等配套辅助设施,总投资约7000万元。围绕九华山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继续建设约15个中心村污水管网及终端设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实现中心村污水收集全覆盖,总投资约4000万元。
四是实施县人防指挥所建设项目、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山地气象科普公园建设工程、市民广场地下公共停车场建设工程。县人防指挥所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地上为人防地面指挥所,地下为基本指挥所,按“一网四系统”要求进行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总投资约1.5亿元。湿地公园建设项目位于光明大道南侧,富阳南路西侧,天柱南路东侧,芙蓉大道北侧,占地约350亩,主要包括公园、水系贯通、拦水堰、节制闸、绿化景观、亮化、生态补水等,总投资约0.8亿元。山地气象科普公园建设工程占地约490亩,规划建设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气象主题硬质广场、停车场及气象主题相关设施和绿化景观等,总投资约9000万元。市民广场地下公共停车场建设工程,地下按二等人掩部标准修建人防工程,战时人员掩蔽,平时用于公共停车,总投资约2.2亿元。目前,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山地气象科普公园建设工程已完成项目立项和可研报告批复,县人防指挥所建设项目、市民广场地下公共停车场建设工程正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
五是实施城市建设管理云系统项目。建立智慧工地、智慧房管、智慧(物业)小区、环保污染源溯源、地下管线普查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智慧照明综合管理平台、农(危)房监测管理系统、历史文化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等,总投资约1.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