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消费市场总体延续恢复态势,实现同比较快增长。商品零售增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同比增长23.6%,两年平均增长11.6%。三季度当季增长11.5%,比二季度当季下降13.9个百分点。完成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3%。
一、消费市场运行情况
(一)从区域看:城乡消费市场同步恢复,市场增速仍有所差距。前三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8%,两年平均增长12.3%,占全社会消费品市场的6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8%,两年平均增长10.4%,占全社会消费品市场的38.9%。比半年度增速差扩大2.3个百分点。
(二)从行业看:四行业均保持稳步增长,住餐行业受疫情波动影响突出。参与贸易核算的四个行业指标中,四行业增速均保持稳步增长。批发业实现销售额比上年增长44.4%,两年平均增长24.19%;零售业实现销售额比上年增长41.8%,两年平均增长21.73%;住宿业实现营业额比上年增长41.2%,两年平均增长18.23%;餐饮业实现营业额比上年增长33.6%,两年平均增长12.66%。三季度随着点状疫情复发,各类宴席的简办或取消。作为主要依赖人流量支撑的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在疫情中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住宿餐饮业行业增幅较二季度增幅分别回落28.7、20.1个百分点。
(三)从消费类型看: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比商品零售更显著。1-9月,实现限上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6.5%,与上月增幅持平;实现限上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8.6%,较上月增幅回落6.4个百分点。
(四)从商品分类看:部分类别增速任较低。1-9月,占限上零售额比重19.2%的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5.2%;占限上零售额比重8.5%的汽车类,同比增长8.3%。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限上单位分布不均,无新增限上企业。全县共有限上批零企业18家,住餐企业11家,大个体47家,67%的限上单位位于蓉城镇,少数单位分布在开发区和部分乡镇,杜村、丁桥、乔木均无限上商贸单位,地域发展不平衡,今年无新增的月度纳限企业。
(二)零售额下降单位仍然较多。全县76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单位,有6家单位零售额下降,下降面为7.9%。其中,青阳县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降幅影响最大,零售额累计下降10.7%,降幅较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下拉限上零售额增速2.7个百分点。
(三)网络零售份额小增速低。截至9月底,全县限上商贸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销售的单位共12家,其中:批零单位4家,住餐单位8家,仅占限上单位数的15.8%。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限上零售额占全县限上零售额4.9%,同比下降7.1%,低于限上零售额增幅27.4个百分点。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做好年度纳限工作。按照“要有数、先入库”的统计原则,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限额以上商贸单位培育工作,不断扩大限额以上商贸单位规模,进一步优化限额以上单位商品结构。抓住11、12月份两次年度申报入库机遇,对于前期达到限额以上标准而未入库的商贸单位,及时组织申报纳入限额以上统计范围,切实做到应统尽统,为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大力培育线上经济,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引导实体商贸企业转型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快线下经济和线上经济相融合,鼓励企业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拓展客源,增加营收,促进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