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财政局 > 财政重点领域 > 财政专项资金 > 文化建设专项补助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43XQ/202107-00045 组配分类: 文化建设专项补助
发布机构: 青阳县财政局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名称: 青阳县提前完成2021年“送戏进万村”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1-07-08
废止日期:
青阳县提前完成2021年“送戏进万村”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
发布时间:2021-07-08 08:46 来源:青阳县财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青阳县将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作为推动和落实文化民生工程建设的重点工作,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广大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截止62日,青阳县已全面完成2021年度演出任务。实现在全县110个行政村每村送一场正规演出的工作目标,并在“送戏进万村”监管平台全面完成视频上传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在省厅“送戏进万村”文件出台后,立即开展送戏招标工作。认真总结公开招标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以来的工作经验,制定和完善招标文件。为保证演出效果和质量,严格投标人资格条件,要求投标人必须具有一定规模,演出器材齐备,固定演职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专业艺术院校毕业或艺术类专业技术职称的演员占比不少于10%);参加招标的各演出团体的演员不得交叉重复,且所报送的演员必须参加中标后的送戏进万村演出。开标时,从专家库申请有丰富评标经验和懂戏曲的专家担任评标评委,确保优质剧团能够中标。

二是强化疫情防控。坚持把群众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今年招标结束后,在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经县防疫指挥部同意有序推进送戏工作。要求中标剧团在演出之前制定“送戏进万村”疫情防控预案,对演职人员落实“安康码”查验,明确专人做好演出管理,演出现场做好消毒和空气流通,保持安全距离。确保送戏工作在保障群众安全之下有序进行。

三是提高服务水平。认真按照招标文件规定,与中标承演剧团签订演出合同,在演出内容上,明确规定应结合农村实践、体现乡土特色、农民喜闻乐见。每场演出不低于100分钟,每天最多只能演出两场。为加强宣传效果,提高群众知晓率,印发了活动宣传海报,要求中标承演剧团提前一天到演出村宣传栏、公示栏以及人流集中地进行张贴宣传。同时,充分发挥乡镇文体服务中心和行政村的工作积极性,乡镇搞好协调保障和联络反馈,村组负责发动观众。确保演出成功、村民知晓、安全有序,让广大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免费看上专业剧团演出的传统戏曲,切身体会党和政府文化惠民政策所带来的获得感。

四是创新送戏方式。积极探索创新送戏方式,搭建供需平台,演出前提供节目单由群众选择,变政府“派戏”为群众“点戏”, 真正实现“百姓点菜,政府买单”。广泛征集群众喜爱的戏曲,结合青阳本地文化特点,选出群众喜爱的黄梅戏曲目,要求承演剧团精心编排演出,演出期间在相邻村间上演不同的曲目,提高了演出成效,最大化满足群众需求。

五是加强演出监管。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青阳县送戏进万村微信工作群”,要求中标承演剧团每到一村演出,必须提前一天在微信工作群里发送具体演出时间、地点、剧目等信息,自觉接受监督。演出过程中,工作人员成立“送戏进万村”督查组,制定严格的督查细则,以督察人员明查、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暗访相结合的模式,对“送戏进万村”演出进行全程监督。督查人员到场后对细则,重点检查每场演出的时间、内容、演职员数量以及接收演出地吃请情况,并当场填写督查表,双方签字,压实责任。同时现场听取观众对演出单位的演艺水平和对文化民生工程的评价和建议。每场演出结束,由承演剧团现场填写统一制式的服务回执单,经演出地行政村委会盖章后,报县文化和旅游局存档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