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林业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823003291448Q/202102-00005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青阳县林业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青阳县林业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1-02-22
废止日期:
青阳县林业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1-02-22 11:19 来源:青阳县林业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县林业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

(一)推进党的建设发展,引领全局工作。全县林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党组主体责任,有力开展与推进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首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局党组作为“领头雁”带头强化理论学习,在全局深入开展树牢“四个意识”和坚定“四个自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思想建设。扎实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把基层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政策、纪律、法规等教育,反对“四风”,保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局党组带好头、引好路,确保党建工作的主线清晰、方向正确,将党建深入推进各项业务工作中。

(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全面整顿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从业机构,依法清理许可证件及文书;一律停止受理以食用为目的猎捕、经营野生动物等申请,严格规范对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的审批管理;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深化联防联控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坚决取缔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严厉打击乱捕滥猎滥食和非法经营野生动物行为,阻断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传播风险。全县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652人次,检查隔离野生动物繁育场522次,检查农贸市场、餐饮单位4022家次,发放宣传资料8652份,收缴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各种工具5653件。加强野生动物日常巡查监测工作,加大重点区域的巡护范围和巡查密度,严格执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制度,对野生动物异常或死亡情况及时采取现场隔离和封控等措施,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9256人次对野生动物主要停歇地、繁殖地、集中分布地进行野外巡查监测,巡查监测里程61235公里。妥善处置了4家禁食野生动物养殖户养殖的野生动物蛇类11562.7斤,蓝孔雀37只,补助费用118.032万元。救助猫头鹰、黄麂、娃娃鱼等野生动物10余只。

(三)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深入贯彻《安徽省林长制办公室关于开展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的通知》和池州市《关于加快建设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的通知》要求,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森林旅游示范机制和林木采伐“放管服”机制,落实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重点项目,前期基础资料已整理完成汇报至市局和省局。同时,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对县级副总林长、县级林长、副林长、林长责任区及配合部门等作了相应调整。下一步将及时更新林长制改革信息公示牌,落实具体责任到林长、技术员、护林员等人员。

(四)着力推进造林绿化。完成新造林3036.5亩,占省下达我县计划的303.6%;森林抚育面积90000亩;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4736亩;退化林修复6200亩;义务植树72.79万株。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完成香榧人工造林600亩,现有林改培800亩。“四旁四边四创”行动共完成房前屋后绿化面积314.5亩,路旁水旁绿化长度100.7公里,共栽植绿化苗木148863株,栽植灌木地被和草本73209平方米,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同时,还投资800余万元对县开发区和木镇镇工业园区进行绿化提升。

(五)坚持抓好森林防火。一是狠抓责任落实。县政府分别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的防火责任,各地各单位也都通过划分责任区,细化防火地段、落实护林人员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了村、组、护林人员的责任,使森林防火责任真正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地块,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担。二是狠抓防火宣传。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始终把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强力落实各项宣传教育手段和措施,努力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确保取得实效。共出动宣传巡逻车500多台次,印发宣传单2万余份,张贴宣传标语100多幅,参加宣传教育人员2500人次,营造了浓厚的森林防火工作氛围。三是狠抓队伍建设。全县175名专职护林员全部实行了“四统一”管理,各乡镇、国有林场15支专业森林消防队员达286人,县森防指安排专项资金95万元加强了机具装备、通讯联络和后勤保障等工作,火灾扑救能力不断提高。四是狠抓基础建设。组织实施环九华山高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新建生物防火林带40公里。新建、补植生物防火林带49.4公里、1196亩,建立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1套16处点位,并与朱备镇60余处视频监控点位进行了并网共用,新添森林防火运兵车2辆、便携式高压水泵、风力灭火机等森林防火物资500余件,森林防火专业队、护林员2支队伍不断充实优化,分别达275人、176人,全县森林防火实现“零”火灾。

(六)全力防控松材线虫病。全面完成2019-2020年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治理7050亩(病死松树2003株),清理零星枯死松树6453株(涉及松林22002亩),打孔注药4107株,完成5000亩松褐天牛化学防治任务。加强日常监测,组织春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据统计,全县共发现枯死松树4794株,355个小班,涉及松林面积26921亩。同时,加大对美国白蛾、松毛虫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监测,及时发布虫情动态预报和生产性防治措施。根据发生状况及时采购防治机械和药品并择时防治,在318国道,103省道沿线、莲峰云海和县南部新区重点区域设置美国白蛾诱捕器20套,定期对美国白蛾防控监测点实时跟踪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坚决遏制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蔓延扩散趋势。

(七)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严格规范林地使用审核审批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截止10月20日,全县共受理、办结林木采伐申请546份,林木蓄积45559m3;共申报办结使用林地38宗,面积82.3854公顷。其中永久使用林地30宗,面积78.3255公顷;临时性使用林地6宗,面积3.6325公顷;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2宗,面积0.4274公顷。共接到报警62起,出动机动车辆28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760人次。林业行政案件立案27起,已查处结案25起、撤销案件两起,移送案件两起。其中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案件14起,滥伐林木案件11起。累计处罚25人次。责令补种树木1891株,收缴非法占用林地1.4公顷,共计罚款33.8251万元。

(八)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是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协同不动产登记机构做好林权类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2020年共完成林权登记15宗,面积1230亩。二是开展林下经济示范创建,着力培育扶持多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点,通过抓点示范,典型带动,引导林下经济规模、高效发展。2020年全县累计新增林下种植木本中药材黄精、金银花等面积2500亩。三是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促进快速、有序、高效发展,壮大规模数量、提高质量效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青阳县年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获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青阳县振东家庭农场、青阳县博华家庭农场、青阳县木镇镇十里桃林家庭农场、青阳县汇源家庭农场获省级示范家庭林场称号。四是持续推进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配合国元保险公司完成年度全县公益林森保险投保工作,承保面积32.73万亩。为实现全县林地森林保险参保率达100%,积极做好蓉城镇5.47万亩商品林森林保险首次投保工作。

(九)扎实开展林业精准扶贫。

为做好扶贫户每月一次的走访,局抽调16位同志进村入户,核对贫困户信息,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家庭困难,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想办法出主意,及时解决困难。疫情期间捐赠洗手液和消毒液100余份,向贫困户认真宣讲了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知识,发放宣传资料220余份。同时,帮助贫困户申请产业补助、部分贫困户公益性岗位、就业补助,申请计生奖扶。2020年落实生态扶贫政策,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林业生态护林员50名,对山林进行常期巡护,建立考核机制,考核合格的每年补助8000元,其中7700元工资,购买保险等费用300元。

2021年,县林业局将聚焦国土绿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推进林长制向纵深发展,为建设灵秀青阳做好生态文章。

(一)持续推进国土造林绿化。把推进国土绿化与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美丽乡村建设等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将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植树增绿相结合,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农发名优经济林和国家储备林珍稀树种造林项目。抓住森林抚育有利季节,采取改造、培育、间伐等多措并举,全面完成森林抚育、森林抚育示范片,退耕还林生态林抚育、退化林修复任务。2021年计划完成长防林人工造林1000亩,封山育林15000亩,中央财政森林抚育15000亩。

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把义务植树与“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结合起来,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结合起来。持续推进“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加强已实施的四旁四边绿化栽后养护。创建省级森林村庄3个。扎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和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逐项落实,确保建一片,成一片,最终通过国家验收。古树名木重点保护和日常养护。落实管护单位的管护责任,做好日常养护。计划完成省古树专家会诊的4株一级和1株二级古树重点修复保护。

(二)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根据国家林草局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要求,科学制定本辖区松材线虫病集中除治方案,全面完成全县松材线虫病疫情小班集中除治5473亩 (病死松树781株)任务,零星清理355个小班、26922亩松林面积内的4013株枯死松树;完成重点区域4700株松树打孔注药防治;3765亩松褐天牛化学防治任务。加强松材线虫病除治管理,严格疫木源头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伐、运输、加工、经营、使用疫木等违法犯罪行为,防止疫木流失造成疫情人为传播,确保重点保护区域松林资源安全。

(三)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森林防火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在全县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氛围,使森林防火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适时开展森林防火专项行动,做好林地可燃物清除,消除火灾隐患,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和秸秆禁烧工作,适时开展。严格控制野外用火,对进入重点区域的人员严格检查。森林防火紧要期在重点地区、重点路段要加强巡逻。对配备的森林防火设施和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确保设备处于健康状态,随时能够投入使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森林火灾报告制度,确保能够及时发现火情,处理森林火灾信息等,及时组织扑救,及时上报火情。

(四)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十四五”期间采伐限额制度,加强林木采伐限额管理。严格执行凭证采伐林木制度,强化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发放管理,规范林木采伐程序。二是严格审核征占用林地申请材料的真实性,遵循“尽量不占或少占林地原则”,按照一占一补要求,做好植被异地恢复工作,确保森林资源稳定增长。三是加强宣传、教育、疏导工作,做好林业法规宣传工作,变森林资源被动保护为主动预防。四是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违法侵占林地、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做好林权纠纷的协调工作。

(五)推进林业重点改革。围绕安徽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目标要求,探索建立森林旅游示范机制,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积极培育森林康养新生业态,加快推进九华山森林小镇九子岩森林旅游康养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将九华黄精、金银花、牡丹、白芨等中药材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突破口,宣传、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经济。制定完善的林业专业合作社管理机制,引导专业合作社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发展,向省级、市级示范社发展,带动社员和周边林农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