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青阳县商务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823MB18157380/202101-0001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青阳县投资促进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 其他
名称: 青阳县投资促进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1-01-26
废止日期:
青阳县投资促进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1-01-26 15:06 来源:青阳县投资促进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我县能更好的总结“十三五”期间及2020年全县经济工作发展的成绩和经验,能更好的全面谋划“十四五”期间及2021年的各项工作,现将我局在“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十三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实施工业旅游双支撑战略,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园区建设为平台,努力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县五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6年,全县新引进项目103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7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80.15亿元。

2017年,全县新引进项目114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51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90.16亿元。

2018年,全县新引进项目131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8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95.8亿元。

2019年,全县新引进项目126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5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03.82亿元。

2020年1-9月份,全县新引进项目104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8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04.76亿元。

2020年预计完成新引进项目128个,占目标任务125个的102.4%;申报省平台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45个,占目标任务42个的107.1%;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16亿元,占目标任务113亿元的102.7%;引进15亿元以上项目4个。 

(二)主要特点

五年来,我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新常态”,全面落实“调转促”,创新方式,拓展渠道,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全力推进项目签约、开工、建设、投产等各个环节,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

1、主导产业招商更加凸显。重点围绕机电装备制造、非金属新材料深加工、现代农业及旅游大健康“3+2”主导产业,有的放矢进行招商,陆续引进了一批符合我县产业定位的项目,招商成效进一步凸显。截至今年9月份,全县共引进229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其中机电装备制造类项目58个,占比25.3%;非金属新材料类项目50个,占比21.8%;旅游大健康类项目39个,占比17%;现代农业类项目21个,占比9.2%。新引进5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42个,涵盖了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多个领域,诸如智能电饭煲、童车产业园、能牛门窗、高端装备产业园、九华霄云谷、九华山龙骏家园、九华佛国温泉综合开发、礼貌山旅游、朝山沐野木屋旅居度假营等项目。

2、产业结构层次更加优化。在机电装备制造产业方面,聚焦半导体、数控机床、中小电机、童车、高铁接触网组合件产品、流体设备等先进制造产业,先后引进了大衍半导体、九盛电子、长东光电等一批电子信息类项目,振宇汽车部件、欧德克阀门、普瑟斯科技等一批装备制造类项目;在非金属新材料深加工方面,大力发展超细活性碳酸钙、氢氧化钙、新型建材等深加工和终端产品,推动向镁基轻合金材料、钙基新材料、人造岗材以及药用钙、食用钙等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先后引进了欧米亚耐磨材料、泰鑫纳米碳酸钙、盛宝高活性钙等一批新材料类项目;在大旅游大健康产业方面,聚焦“健、养、医、食、旅”,引进了九华霄云谷、九华山龙骏家园、九华佛国温泉综合开发、礼貌山旅游、朝山沐野木屋旅居度假营等一批旅游康养类项目。

3、招商方式方法更加多元。坚持县领导带头招商、乡镇党政主要领导AB岗招商、县开发区全职招商、招商工作队驻点招商、专业招商组职能招商,打造全县招商一盘棋。实施全领域、全产业、全链条、全要素、全功能精准招商,在狠抓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专业组招商等常规动作的基础上,用好用活以商招商、亲情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等创新手段,打好集中招商、集中推介、集中签约组合拳。推进标准化厂房招商、存量招商,对达不到供地要求的中、小项目,引导进入标准化厂房,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积极摸排、盘活利用闲置厂房、破产企业等存量建设用地,实施“腾笼换鸟”“零地招商”,先后引进了双圆重工、鑫万润精密铸件、农巧施新型水溶肥、建晟纪元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宝瑞氢氧化钙及脱硫专用钙、日兆防护用品、罗曼蒂新型装饰材料、盛城新型建筑材料等一批盘活存量项目。

4、产业集群集聚更加明显。立足我县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和培育上下游企业与龙头企业配套,提高产业链整合度和互补性,实现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转变,成功引进童车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园中园”项目,12家浙江平湖童车制造企业、6家高端数控机床生产企业、3家半导体封测及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企业相继入驻;下步继续加快青阳(宁德)机电产业园、埃美柯流体设备产业园等建设力度。

5、招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实行招商项目评审联席会议制度,“并联审批、整体联动、联席会商”,每月由县分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对全县招商项目实行评审,对产业政策、投资强度、产业效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严把招商项目准入关;坚持督查调度机制,落实单月调度、季度督查、半年观摩、年终总结推进机制,每月通报指标进度、外出招商走访、重点项目进展等工作情况,找准问题症结、研究解决路径、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完善招商引资绩效考评,树立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招真引实考核导向,侧重项目体量质量、产业结构层次、开工投产达效、园区合作共建等方面考核指标,推动招商引资“由求量向求质”、“由传统基础产业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变。

二、“十四五”工作安排

(一)工作目标

“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引进项目100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5个,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100亿,力争每年引进15亿元以上项目2个。

(二)工作思路

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以不断开创“修身福地、灵秀青阳”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工业和旅游双支撑,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突出招大招强、招高引新。招才引智,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大力提升招商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以优质的项目推动高质量的发展。

(三)工作举措

1.聚焦招商重点,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1)瞄准重点区域招商。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园区合作共建,继续深化全县园区与沪苏浙重点开发区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加快形成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开发集约的产业生态链。

(2)围绕重点产业招商。充分发挥我县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矿山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央企、知名民企进行开采加工,壮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继续推进机电装备制造、非金属矿精深加工、大旅游大健康等主导产业招商,紧盯上下游配套企业、对接招商项目,实现补链、强链、拓链,抢占产业制高点,提升产业承接力,提高产业集聚度,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主导产业。

(3)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决策部署,在产业融合上等高对接,全面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工作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加强产业互动,注重产业互补。研究产业转移态势、广泛搜集招商信息、对接客商资源,全面掌握长三角等地区重点产业发展现状、转移态势,牢牢把握产业转移机遇,做好产业链互补、产业园整体承接等工作。

2.创新招商方式,推动经济量增质优

(1)强化园区招商。学习借鉴长三角发达地区园区发展模式、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同沪苏浙合作园区联合设立园中园,采取园区出地+托管、合作方投资+运营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产业集群式转移,取得实质性成果。

(2)强化专业招商。积极开展县级招商工作队驻外招商,研深研透各产业发展导向,培养一批“行业专家”“谈判专家”。

(3)强化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鼓励支持我县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 商协会的战略合作,着力引进上下游合作伙伴,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着力解决产业配套率不高、企业关联度不强、行业聚合度不够、产业税收外溢等问题,实现强强联合、合作共赢。

(4)开展委托招商。加强与各类商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投资机构、研究院所等招商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招商。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建立股投资基金,打造“基金+项目十园区”的一体化生态链,实现资本与项目的有效对接,提高精准化招商水平。

3.完善招商机制,推进服务优质高效

(1)建立联合预审机制。对拟落户我县项目及时开展分析研判,深入研究项目约束条件、建设内容、用地选址、建设周期、政策要求等“五大要素”,综合评判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分析测算投资强度、增加值、税收贡献“三大指标”,科学判定项目质量和落地可行性。对认定的好项目,同步启动项目立项、供地、能耗指标、排放指标等要案保障工作,进一步提高项目落地效率。

(2)健全闭环管理机制。建立专班专责服务机制,从项目编制发布、治谈对接、联合预审、政策配套,履约监督、政策兑现、专班服务、督查考核、绩效评估等9个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实现全程包保、跟踪服务,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招商工作体系,形成闭环管理的招商工作机制。

(3)建立双向约束机制。制定统一规范的招商项目合同文本,明确投资双方权责义务,履约奖励、违约惩戒。

(4)完善考核督察机制。突出考核固投实绩,加大对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实力外资企业、有利于结构调整项目、与人才团队结合项目的考核权重,树立“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的鲜明导向。定期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展实地督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