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政务信息 > 乡镇动态

一田双收!青阳这个村种出的稻米不一般

信息来源:灵秀青阳 发布时间: 2025-10-11 08:47
[字号:]

金秋十月,蓉城镇合心村的千亩稻田宛如铺开一幅流动的黄金画卷。收割机在沃野间穿梭往复,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闪烁着丰收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稻香与泥土的芬芳,交织成一首动人的田园交响曲。

在种植大户朱维谦的稻虾田里,“一稻两虾”的生态循环模式正焕发活力。上半年养殖小龙虾,下半年种植生态稻,利用虾粪肥田、生物防治等技术,实现“零农药”种植,既提升了稻米口感和品质,又改善了农田生态。在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2025年,合心村1800余亩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迎来了丰收,平均亩产达1000斤,总产量突破180万斤,生态优势正转化为显著的产业效益。

丰收的稻谷如何变“金谷”?合心村与安徽禾花实生态农业公司的合作提供了答案。公司以每百斤100元的保底价统一收购签约种植户的稻谷,并通过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将稻谷转化为包装精美、品牌响亮的“九华合心”生态米。这种“保底收购+统一加工+品牌销售”的模式,既确保了农户的收益,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稻田边的临时购稻谷点人头攒动,不少村民刚忙完农活便提着袋子赶来。“这米闻着就香,煮出来油亮亮的,吃起来又软又弹,就是咱们小时候那种健康味道!”一位村民边装袋边赞叹。村民项大姐更是挤进人群,一口气买了二十袋,她自豪地说:“这是我们自己田种的,不打农药、虾粪养的,吃得特别安心。现在不光城里人喜欢,我们自己也抢着留!”

“我们的稻子真正‘金’了起来!”合心村党支部书记吴美珍的这句话,道出了合心村这个小村庄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在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的资金支持以及省农科院水产所的科技赋能下,合心村完成了高标准农田与沟渠改造等基础设施升级,为产业持续发展筑牢根基。该村通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逐步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2025年,集体经济年收入预计突破30万元,昔日的经济薄弱村正沿着产业兴旺的“快车道”稳步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