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两个大局,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擘画了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县财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敏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从健全预算制度、健全税收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下,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办成了很多大事要事,为青阳县现代化建设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各项事业成效显著: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显著增强。全县财政收入从2012年的11.0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6.18亿元,翻了一番多;支出规模从16.22亿元,增加到29.52亿元,增长近一倍,集中财力办成了很多大事要事:县本级投入10亿元,实现池黄高铁建成通车;县本级投入12.79亿元,聚焦首位产业,打造中国镁都。财政宏观调控日益完善,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税制改革与减税降费协同推进,努力让经营主体“轻装上阵”,让科技创新领域和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得到更大支持。积极争取发行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创新性举措,支持扩内需、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实施二轮县乡财政体制和县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县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建立了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县乡均衡的转移支付制度,充分发挥了财政宏观调控职能,促进全县经济平衡协调发展。财政收入超亿元乡镇(开发区)由2012年2个增加到2023年6个,其中:2个乡镇财政收入超2亿元,2个乡镇(开发区)财政收入超3亿元。连续实现了财政收入超2亿元、超3亿元乡镇(开发区)零的突破。
王敏表示,县财政局下一步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改革方向,细化改革举措,推动改革不断向更深层次迈进,努力打造青阳零基预算改革2.0版。一是改革范围上进一步拓展延伸、走深走实。横向上,将改革从产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拓展到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持续优化财政资金投向、分配和使用方式;纵向上,指导督促乡镇、开发区落细落实改革任务,与县级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进一步增强县级政策资金合力。二是流程举措上进一步严格细致、完善闭环。编制环节,常态化清理政策项目资金,强化跨部门、跨层级统筹整合,动态编制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执行环节,完善“定期+动态”相结合的资金清理收回机制,倒逼预算部门编细编实预算;绩效环节,优化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全流程绩效管理,探索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监督环节,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健全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人大、审计等监督的贯通协调机制。三是组织推进上抓实抓细、加力提效。健全会商调度、县乡联动、监督评价等机制。深入县级预算部门和乡镇、开发区调研督导,汇聚工作合力,提升改革质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