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政务信息 > 民生工程 > 视听民生

【基层话民生】课后服务给了我们一双想象的翅膀

阅读次数: 682 信息来源:无 发布时间: 2022-09-15 09:45
[字体:]


我叫孙丁曦,是青阳县丁桥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的小学生。从小我就喜欢捣鼓些小东西,但苦于家庭的贫困,我的很多想法都只能深深藏在心底。直到“双减”之后,学校课后服务民生工程让我再次燃起了希望。

开学第一天,我惊奇地发现学校社团课里多了一节课——科创。我心里既开心又好奇,这科创是个啥?终于熬到了周五,我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一起来到科创课的教室。只见谢校长拿起话筒,说道:“同学们,为了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在周五的社团课我们多开设了一堂不一样的课——科创课。以后我会教大家创新的技巧······”“啥,发明创造?”我心里想着,“这不正是我的强项嘛。”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创意表,我看着眼前的创意表,仿佛看到了一件稀世珍宝,认真地填好了第一张创意表。在谢校长的谆谆教诲下,几个星期之后,我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我的创意点子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科创课上,让我刮目相看的是我们班的徐争涛同学,他是文化课成绩不怎么理想,平时也喜欢捣乱,不爱做作业。但是没想到的是,在科创课上他竟然大放异彩,正如我们学校的校训:让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徐争涛创意点子: “声响篮球筐”。只要篮球投进筐中,就会发出声响。比如:进一个”,“厉害”。

让我最佩服的是章嘉琦同学,他的创意点子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的做出来了。他的“过滤杯”可以过滤石英砂、生石灰等杂质。他的创意还因此获得了第九届“皖新教育杯”安徽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池州赛区优秀奖呢。

科学创新课是我校推行民生工程“双减”课后服务而开设的特色社团课。它让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也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它在我们心中埋下了想象的种子,终有一天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青阳县丁桥镇中心小学孙丁曦 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