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 > 工作推进及成效

杜村乡红光村:拓展村务公开+乡村治理

阅读次数: 来源:青阳县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12 16:31
【字体大小:

青阳县红光村积极推动村务公开与基层治理融合发展,试点创建“红光供销社”,将乡村治理的具体事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考核评分,再以评分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引导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有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建立兑换机制,积德又积分。为充分调动村民整治乡村卫生、参与村务的积极性,以“小积分”兑出宜居乡村“新风貌”,红光村建立了以村党组织书记为组长、村民代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每个村民组推荐党员和有威望的群众参与,召开板凳会议讨论通过评选方案《红光村“信用超市”积分管理办法》。以户为单位,开展评估评分,评分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及时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围绕“遵纪守法、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邻里和睦、支持村两委工作、参与公益、创业致富”等方面设立正面清单七大类29条、负面清单七大类20条,将村民的行为评价赋分,让道德行为可量化可评价,进而实现以德促治,使无形的道德变成了有形的积分存入存折,通过积分进行日常生活用品兑换,进一步引导群众形成道德自觉,通过上下联动,逐步构建基层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

彰显社会效益,积得又积极。从实际统计数据看,每年红光村“积分大户”可兑换200-300元的生活用品,一年的洗衣、洗碗等支出费用基本不用自付,农户亲身体会到党的好政策,支持和参与度很高。弘扬文明道德风尚和淳朴乡风民俗,单靠村规民约很难达到效果。红光村通过信用超市,对一些家庭的不良行为,如不遵纪守法、不赡养老人、门前脏乱差等现象进行曝光,触动村民的自尊心,同时红光村对不尽赡养、抚养义务的农户实行信用超市“一票否决”制——即该户终身不能参与信用超市评选。村民小组按期公布“信用超市”评选结果,对积分高的家庭进行奖励,进一步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信用超市”推行以来,红光村进一步弘扬村民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让德者有得、参与者受益,村民都争当良好道德品质的“代言人”。

拓宽民意渠道,积智又积治。通过多次召开信用超市评选活动,村民发言的人数变多了,表达心声的嗓音变大了,讨论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形成了“有事敞开说,有事大家议”的浓厚氛围,对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落实结果跟踪反馈等制度,积极推行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四议两公开”发挥了正向推力。村民们从最初说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纠纷,发展到说村组的发展、建设和规划,实现村级层面的有效治理,为实现村务和小微权力全面有效公开搭建了崭新的平台。信用超市充分发挥协商阵地、联系纽带、沟通桥梁的作用,针对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实际问题,拓展公开渠道,搭建新的公开平台,努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公开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