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青阳县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重点围绕助力经济平稳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夯实政务公开基础,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县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建强政策文件库,突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全面规范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遵守统一页面标准、统一字体字号、统一下载格式。聚焦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关系密切的重要政策,坚持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同步发布,提升政策解读质量,明确政策咨询途径。2023年共发布本级政策解读22篇,其中:负责人解读2篇、部门和专家解读12篇、媒体解读8篇。
通过青阳县助企纾困专题专栏集中公开政策措施和工作进展信息107条。发布高质量发展信息114条;六稳六保信息66条;双招双引信息180条。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信息公开,集中发布“放管服”改革信息156条;市场监管规则和标准信息113条;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信息91条。
(二)深化基层两化,推进公开向村(居)务延伸。
优化完善我县基层政务公开目录体系,现有31个试点领域按照“应公开、尽公开”要求扎实做好事项梳理、信息发布等工作。务实推进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增加商务洽谈区,升级专区功能,为办事企业与群众提供政府信息网上查询、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收、政策咨询等服务。
发挥村务公开栏主阵地作用,按“政务、村务、财务、事务”等进行分类,坚持在打通村务公开“末梢神经”上下功夫,切实做到信息传递零距离。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且适合在村级办理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残疾人帮扶等便民服务类事项70余项全部公开公示。村级重大事务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对土地征迁、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严格落实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扩大公众参与度。大力推行“阳光村务”建设,促进村民自治,重大事项随时公开、日常事务按季度公开,实现“群众想看什么,公开栏就公开什么”。
(三)整合资源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2023年青阳县实现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工作统筹推进,以县政府网站、政务双微为龙头,全县政务新媒体矩阵转载信息126篇,将政府最新工作动态迅速传递到网民指尖,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矩阵效应。县政务服务大厅有效融合“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窗口”“7×24小时”自助服务区,集中、高效、规范满足企业及群众政务服务需求。在整合现有数据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功能的提升,实现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互动交流快速办理,便民服务更加完善,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装上“新引擎”。
(四)强化对企公开,助推重点项目推进。
聚焦“双招双引”,全方位向企业送政策、送服务,精准传达政策意图,以公开促进政策兑现,打造优质高效的政策公开环境。搭建“免申即享”平台,积极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2023年,青阳县已在惠企服务平台上汇集发布高新技术认定、知识产权等政策服务154项,全县已兑付首批“免申即享”政策资金共计643.5万元,惠及企业129家,有效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及时发布“高质量发展大讲堂”“芙蓉湖畔‘青’听会”等信息,向企业及群众全方位展示青阳的人文特色、旅游景点、招商政策、园区风采等信息。增设“奋进‘十四五’重点项目”专题专栏,跟踪报道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和池黄高铁项目进展信息,助力重点项目不断推进。
(五)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组织全县教育、卫生健康、水电气、公共交通4个领域共7家公共企事业单位参加全市工作推进视频会,遵照专题设计统一思路,融合上级制定的公开目录与群众关心的热点事项,根据企事业单位服务特点,设置办公地点、办公时间、联系电话、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共性要素,开设校园安全、预约挂号、营业网点、公交线路等个性化版块46个,公开信息100余条。
(六)加强政务公开业务培训与考评指导。
根据省、市政务公开重点工作清单,结合我县实际,编制印发《青阳县2023年度政务公开重点工作清单》,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单位,切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县政务公开办增加日常读网频次,加大网站巡查力度,双月通报政务公开工作完成情况与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召开全县政务公开从业人员业务培训会2次,根据工作需要灵活安排新人小课堂和现场办公帮助落后部门迎头赶上。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接下来,青阳县将继续增强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和透明度,保障群众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纵深推进公开工作。抓好政府部门重点领域和基层“两化”政务公开,加大对新增和调整试点领域的公开力度,完善各领域发布工作。
二是强化解读回应,提升解读质量。坚持“谁起草,谁解读”,杜绝简单摘抄文字、罗列小标题等形式化解读。加强政策解读稿件审核,压实解读主体工作责任。
三是通畅沟通渠道,加强上下交流。做好与上级部门的业务衔接,认真梳理弱项指标,制定任务清单,加强督促跟踪。强化对工作薄弱的乡镇和部门开展工作指导,大力开展新人业务培训,深入推进全县村(居)务公开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