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291720/201606-00016 | 组配分类: | 政府决算 |
发布机构: | 青阳县新河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
名称: | 2014年财政决算情况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15-04-07 | |
生效日期: | 2015-04-07 | 废止日期: |
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为中心,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实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财政工作思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着力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财政预算调整任务。
一、财政收入情况
2014年全镇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871.15万元,比上年实际4565.74万元增长6.7%,增收305.41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03.07万元,比上年实际2916.42万元增长23.54%,增收686.65万元;上划中央及省级收入完成1268.08万元,比上年实际1649.32万元,减少381.24万元。
二、财政支出情况
2014年,我镇支出在坚持“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原则下,按照“保运转、重民生、促发展”的顺序安排支出,通过强化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控制支出总量,全年财政支出3226.2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具体执行情况是:
(1)农林水事务支出86.22万元,
(2)文化体育与传媒事务支出4.87万元,
(3)行政事务支出904.32万元,
(4)税务财政事业支出12.21万元,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5.61万元,
(6)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支出67.17万元,
(7)医疗卫生8.61万元,
(8)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出1944.51万元,
(9)住房保障支出24.31万元,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46万元。
三、2014年财政预算平衡情况
我镇财政收入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可用财力为3226.38万元(含体制补助和专项补助),我镇财政实际支出3226.29万元,收支相抵,略有结余,实现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增收节支、政策扶持、改善民生、融资突破、科学理财上狠下功夫,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狠抓收入征管,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2014年我镇经济受宏观影响较大,运行质量不高。在此基础上,我局提前谋划,奋力爬坡,负重前行,着力提高交通运输和矿石贸易收入增长极。财税部门紧密配合,落实征管责任,强化执行分析,努力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4871.15万元。
(二)规范财政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监督
规范预算执行,确保工资发放、机构运转、招商引资、集镇园区建设和镇属企业的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支出。全年预算支出3226.29万元,其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944.51万元。加大318国道改线拆迁补偿力度,全年累计发放补偿款1100余万元,确保县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完善财政监管机制,坚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三)立足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继续扎实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有效减轻交通运输业税负。继2013年后盘活和扶持青阳县金新物流配货中心、青阳县平雄运输公司、青阳县洪山车队、青阳县龙港船务以来。全年交通运输企业发展平稳,累计实现收入1612.44万元,其中增值税1315.37万元。
(四)坚持服务三农,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步伐
加大“三农”投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善“一卡通”平台,认真组织发放惠农补贴。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进一步规范惠农资金发放工作,努力做到不少报,不漏报,更不能虚报、重报,杜绝套取国家资金现象发生。全年共发放各类涉农补贴869.08万元,发放人次24482人。全力实施民生工程,健全民生投入保障机制,尽力提高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加快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强化资源整合,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面貌,建设农村宜居家园。全年一事一议共8个项目,预算总投资206.65万元,其中财政奖补76.81万元。
(五)认真自查自纠,夯实内部管理机制
按照县局要求,认真对几年来经费支出、项目管理、惠农补贴发放进行清理,自查自纠,挽回财政资金损失。对种粮大户申报,由镇纪委牵头,村级主要领导在报表签字,承担上报真实性责任,镇财政实地察看,审核后上报。
(六)践行时政学习,加强党的思想路线教育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以“为民理财促发展、务实清廉惠民生”为主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财政改革正能量,以真抓实干创造良好财政工作业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