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30032917124/202306-00057 | 组配分类: | 推广法治文化服务 |
发布机构: | 青阳县丁桥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 |
名称: | 丁桥镇:践行“三走进”,让“信访”变成“信任”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3-06-16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信访工作是善治乡村的“牛鼻子”,是化解矛盾的“润滑剂”,是拉近干群关系的“粘合剂”。正视信访难题,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信访工作,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供根本遵循和指引。丁桥镇创新思路,找准症结,补齐短板,灵活践行“三走进”,让“信访”变成“信任”。
走进群众心里,将心比心。人民群众选择信访渠道解决矛盾纠纷,究其根本是政府公信力、权威性的彰显。如何在政府法治化、高效化发展道路上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是信访制度的价值追求。开展信访工作要“沉下心”倾听群众心声,“静下心”分析群众诉求,“细点心”剖析政策导向,“用真心”解决群众问题。丁桥镇一直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对照群众需求“过筛子”“瞄靶子”“量尺子”,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解决群众难题要注意工作方法,提高“时效性”,增强“亲和力”,讲究“同理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2022年,丁桥镇共排查矛盾纠纷121件,化解120件,化解率99.2%。
走进诉求内核,直击根源。信访人与接访人属于服务双
方,接访人既要秉持为民服务初心倾听诉求,又要站在客观第三方了解访情真实情况,具有“同理心”的同时也要避免“先入为主”的“圈套”。接访人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探寻事实真相,又要像“剪花枝”一样剔除“伪信息”,以公正视角呈现客观事实。丁桥镇一直以来,坚持走进群众需求内核,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人民至上,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高效便捷解决群众真实需求,避免越级访、重复访,让更多信访群众抱着怨气而来,怀着满意而归。2022年,丁桥镇未发生一起因调解不当导致群众越级访、重复访
走进访情深区,集中攻坚。剖析现有信访种类,大部分信访群众的需求是政府帮忙解决“小难题”“微心愿”,事小事微不代表不重要,接访人员必须坚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秉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服务初心,了解群众信访背后的“酸甜苦辣”和“辛酸冷暖”。实践中,一些“重复访”“多头访”“越级访”的幕后原因在于接访人员未设身处地体会信访人疾苦,开展工作停留在表面,未及深处,导致沟通不畅,矛盾隔阂加深。两者之间本应为“双赢格局”,而非“互相博弈”,走进访情深区,增强群众信任度,落实政策既有“温度”,又有“深度”。丁桥镇一直以来都坚持党政领导接访制度,每天安排一名党政领导在信访接待中心接访,2022年,信访接待中心共登记群众来信来访85件,均已全部化解到位。
信访制度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压舱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奠基石”,是全面实现中国梦的“定盘星”。丁桥镇将会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斗争决心,在人口多、矛盾多的土壤上种下“和谐花”,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协同建设和谐社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