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年来,陵阳镇以美丽乡村点、节点打造和项目建设为骨,村庄环境整治为肉,古文化、徽文化、宗祠文化为魂,打造紫色人居环境示范点位,挖掘塑造独具陵阳特色的旅游观光路线,擦亮陵阳古城“紫色名片”。
立足禀赋,锻骨炼体。紫色人居示范点徐村地理位置优越,内有古建筑房屋多栋、千年古银杏树、首开文运牌坊、仙源井、进士碑、古徽道等。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分流村立足村情实际,切实将徐村的自然优势、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完成道路硬化约14公里;沿线徽派文化墙建设14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000平方米;安装高杆路灯52盏,公共场所安装路灯5盏,景观灯约600米;建成健身广场1个面积达220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6个。新增垃圾处理设施20组,垃圾收集房1个,新建旅游公厕1座50平方米,大小停车场各1处,小停车位1处。中心村农户项目改厕48户,建有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共联户65户,排污管道铺设总长度达6000米。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洪流里, 古树,门楼,进士碑,仙源井,民居,古徽道,水库,一座村庄的历史和当下,人文和环境,呈现新的面貌,焕发新的生命力。
全域带动,筑基塑形。陵阳镇围绕人居环境示范带创建思路,研究印发《陵阳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将环境整治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各村由党支部书记“挂帅”,着力打造“一村一点一景”。加强工作调度、创新绩效考核、现场观摩评比,同时实行乡干包村、村干包组、网格员包户,构建支部推动、党员出动、干群互动工作模式,激发全体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15个行政村掀起一场你追我赶的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大比拼。同时,对紫色人居示范点南埂中心村进行了在人居环境上的再提升,新增垃圾处理设施20组,废弃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1处;中心村农户改厕126户,建有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共联户126户,排污管道铺设总长度达3公里;配套建设了爱心超市,并开展积分兑换活动,力争打造“美丽沙埂,宜居南埂”宜居宜业宜游村庄样板。
培育乡风,强根铸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分流徐村以“山居人家,文云徐村”为主体定位,以村内首开文运牌坊、仙源井、进士碑、古徽道等为依托,对村落古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实施古村落修缮修复,推动闲置资源活化利用,对陈氏家族积善流芳厚德载物的传统文化进行整理,以外化于行的方式向村民普及徐村历史,增强群众自信感和幸福感。同时,推进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起农民群众的精神气。围绕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书香家庭”、“美丽庭院”等活动,党员带头示范,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优良家风,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接下来,陵阳镇将以徐村中心村、南埂中心村为节点,以人居环境整治点为纽带,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整合优势资源,创建一条“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的紫色人居环境示范点,着力擦亮“千年古镇”的陵阳乡村振兴五彩示范区的新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