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日期:2024-04-18
返回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青阳普法网 / 基层工作
乔木乡:用“三心”换民心,让“信访”变信任
【编辑日期:2024-04-08 08:31】  【来源:人促股】  【阅读次数:693次】  【 关 闭 】
 

今年以来,乔木乡立足辖区实际,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坚持以“三心”换民心,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断推动全乡信访工作高质量开展,把群众信访工作打造成“群众信任工作”,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用“热心”听民声,畅通群众反映渠道,让群众“暖心”。

一是加强信访宣传。“线上”通过网站、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开展宣传信访工作法治化,“线下”通过在人流量大的街道、广场等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接访、入户走访等方式,将《信访工作条例》中关于信访举报受理范围、职责权限、工作流程、举报人权利义务及举报方式等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二是拓宽渠道。依托“圆桌会”“板凳会”“百姓说事”等创新形式,畅通群众信访的反映诉求渠道、权益保障通道,延伸信访工作的“触角”,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工作体系,切实筑牢来访接待工作基础,着力健全“最多跑一地、最多访一回”的长效机制。三是创新信访模式。坚持“四下基层”,做到“四个万家”即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全方位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进一步促进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二、用“恒心”解难题,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让群众“舒心”。

一是多元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有效解决群众诉求为出发点,成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整合司法所、派出所、民政所、妇联、法律顾问等力量,实行矛盾纠纷信息统筹、交办统一,联合调解,化解联动,构建大调解格局,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二是网格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员对网格内“人、事、物”熟悉的优势,坚持日常摸排和定期排查相结合,组建走访队伍,围绕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征地拆迁等各类纠纷隐患进行广泛排查、认真梳理、依法调处、就地化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做到“早发现、早掌握、早化解”,切实减少不稳定因素。三是法治宣传。以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为载体,通过普法宣传讲座、法律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等宣传模式,引导群众主动学习,增强广大群众的依法信访观念和理性维权意识,培养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

三、用“真心”做服务,提高信访工作质量,让群众“放心”。

一是规范办。严格遵循“依法依规、正确引导”的原则,按照“三准确”即:解释政策法律法规准确、对正在办理期限内或有处理意见的信访事项引导准确、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信访事项告知准确,保证来访人员的信访诉求得到及时、依法、规范引导,确保信访群众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有人理、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有人管,压缩办事时间,提升服务效率。二是主动办。开展“地摊式”接访,将信访室搬到群众身边,变“上访”为“下访”,让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走路。通过领导接访、带信下访、重点回访、调研走访等方式,主动联系群众,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及时回应并推动信访问题解决,用行动践行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宗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马上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健全“接诉即办”模式,按照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要求,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把群众呼声反映好、信访事项处理好、合法权益维护好,确保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回复”。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乔木乡始终坚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把服务好群众作为基层党委政府的首要职责。2023年以来,乔木乡信访接待中心共接待群众来访121人次,涉及县访信访事项10余件,均成功化解,群众满意率达100%,真正做到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信访案件当自家事,为乔木乡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